《道连·格雷画像》王尔德唯美主义宣言.docVIP

《道连·格雷画像》王尔德唯美主义宣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连·格雷画像》王尔德唯美主义宣言

《道连·格雷画像》王尔德唯美主义宣言   摘 要:《道连?格雷的画像》是一个关于堕落的故事,是灵魂渐朽而外表依旧美丽的故事。到最后,道德对灵魂进行拷问,徒有金玉其外的道连?格雷走向最后的毁灭。这部小说一向被视为王尔德唯美主义的宣言,本文结合唯美主义的部分观点对文本进行简要分析,从道德感、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犯罪意识、青春与自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王尔德 唯美主义 《道连?格雷的画像》   王尔德理应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雷纳?韦勒克带着嘲讽的口气说:“恰恰是王尔德玩弄术语,从头头是道转向信口开河,从悖论转向老调的忽进忽退的作风,使他眼界大开,颇有作为,同时使他成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1]564,565王尔德恐怕是除开莎士比亚之外最为蜚声国际的英国文人了。读者喜欢王尔德甚于其他作家,一方面因为他的作品足够精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如此荒唐的人生确实引人注目。   起源于法国的唯美主义又把源头引向康德,“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喊得很响亮,有人甚至把波德莱尔也拉进唯美主义的阵营,当做唯美艺术的鼻祖。王尔德是天才级的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他说:“我一定会成名的,即使不能够流芳百世,也要臭名昭著。”一开始王尔德几乎是依靠外表吸引社交界的,后来因为去美国巡游演讲使其声名远播,他卓越的口才为唯美主义的传播做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与商业精神相结合使得王尔德备受嘲弄。   《英国的文艺复兴》跟《意向集》相比,矛盾之处良多。举个例子,在纽约的杰克灵大厅里王尔德说:“一个人只有经历过神秘的创作过程,才能对所创作的作品的特质有所理解。”“也不要把批评家看做是英明的艺术裁判。”[2]《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中王尔德的化身吉尔伯特显然承认批评家更加独立,而且批评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没有艺术批评就没有艺术。不难理解写作《意向集》时,王尔德已经是严谨的批评家了。王尔德对于文学艺术的观点几乎包含在《意向集》中,《谎言的衰朽》和《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是用经典的对话体写作,既可以看做是王尔德对于戏剧的偏爱,也可以当成是对柏拉图对话录的模仿。《面具的真理》和《笔杆子、画笔和毒药》探讨的是戏剧舞台艺术和犯罪同艺术不无轻浮的关系。   在王尔德的创作中,唯一的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历来被视为唯美主义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部小说可以称作英国版本的“浮士德”,而事实上更像《驴皮记》(巴尔扎克著),尤其在出卖灵魂而且终究堕落这一点上与后者几乎如出一辙。   道连?格雷为了青春永驻而交出灵魂,有着跟王尔德一样的“享乐主义”精神。而书中的亨利勋爵正是王尔德在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一位新贵,靠机智才华为生的纯粹的享乐主义者”。他发现了道连?格雷的美,并且施加了无可估量的“恶劣”影响,道连?格雷的堕落是他步步诱惑的结果。亨利勋爵(毋宁说是王尔德)把这种影响的过程等同于艺术创作。画家贝泽尔乃是王尔德眼中自己本来的形象,“沉浸于对美、对青春、对永恒的不懈追求”。时隔百年之后,王尔德理应被当成艺术家。有的论者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将三个男性主人公对照本我、自我和超我,这种构想不失为一种解读。结合王尔德的同性恋倾向,不能责怪读者惊呼道连?格雷与画家,与亨利勋爵的亲密关系。道连?格雷经不起道德批评的轰炸,所以不应该从道德层面对其痛下毒手,王尔德说道连?格雷是“自己希望成为的形象,青春永驻,可以不遗余力逃避道德与责任”。   《道连?格雷的画像》的读者有如下理由喜欢这部小说:奇特的构思、如戏剧般精美的对话、巧妙的象征、随处可见的格言警句和诗意而流畅的语言等等。正如《W. H. 先生的画像》既是小说,又是批评一样。《道连?格雷的画像》同样是批评之作。[1]563小说也确实时常加入某些文学艺术的批评,像是与“序言”遥相呼应。   一、道德感   1895年4月3日,正是王尔德控告同性恋男友之父犯有诽谤罪的日子,辩方律师爱德华?卡森拿《供年轻人使用的至理名言》和《道连?葛雷的画像》反诘王尔德,那是一场可笑的审判,原告后来变成了被告,不过王尔德在他从容不迫时还是能说出机智无比的格言:“思想中根本不存在道德问题;只有不道德的感情。”这句话与《道连?葛雷的画像》的“序言”中一句话很相似:“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只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然而与之相矛盾和遗憾的是,王尔德竟然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描写了完整的道德感的变迁。在西碧儿?韦恩自杀和画家贝泽尔被谋杀后,道连?格雷都有强烈的愧疚感,尽管读起来像是作者有意回护。道连?格雷从不经世事的美少年逐渐变化,逐渐堕落,未始没有中止自己疯狂举止的念头,然而诱惑如此巨大,最终使他堕落成为浪荡子和杀人犯。最为讽刺的是他决心悔过时,竟然在画像上看到伪君子的微笑。他向画像刺去,结果了自己的性命,在死去的瞬间恢复他应有丑陋的面容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