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与教师“横眉冷对”应对策略
学生与教师“横眉冷对”应对策略 恐怕没有哪位教师不喜欢听话的学生,恐怕没有哪位教师不厌恶不听话的学生。而在每位教师的从教生涯中或多或少总会碰到那么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或者冒犯了你的教师尊严,让你刻骨铭心;或者动摇了你的职业信念,令你黯然神伤。常听有的教师抱怨,“我怎么就这么倒霉,这样的学生怎么偏偏就让我摊上了?”其实在每个自然班级里,都能找到几个不听话的学生,尽管只占少数,却实实在在地给教师出了个教育难题,考验教师的教育智慧,挑战教师的职业操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完全看开了,这不正是学校及教师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吗?如果学生都不需要教育了,那么还有立校设师的必要吗? 学生与教师“横眉冷对”的实质是学生跟教师的情绪抵触与对立,由此可以导致、诱发学生诸多行为的失常与偏差,“横眉冷对”就是学生跟教师情绪抵触与对立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学生用言语顶撞教师,不服从教师管教等是我们在施教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对教师破口大骂、拳脚相向的事情也是有的;有的学生用上课不听讲(注意:只是不听你讲课,不学你教的这一科,其他教师的课不但听而且还认真听,其他科不但学而且还好好学),搞恶作剧、挑刺、起哄(跟你捣乱,给你添堵,让你难堪),不完成作业或考试交白卷(以此来证明你的无能与无力)等“软暴力”手段来直接跟教师作对,寻求心理上的快慰,反正是你不高兴了,他就高兴了;有的用打架骂人、破坏公物等严重违纪行为来变相报复教师,你当教师的咱不是惹不起吗,那咱就找别的出口来发泄一肚子的怨气好了;有的用迟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或辍学等消极行为来躲避、对抗教师;有的学生甚至上演自伤(杀)或伤(杀)人的悲剧,走上了极端的绝路,尽管这是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却时不时地见诸报端媒体。简而言之,学生跟教师的情绪抵触与对立,往往是学生一系列行为失常与偏差的肇始,做教师的决不可掉以轻心、麻木不仁。 教师应当如何面对和破解学生跟教师情绪抵触与对立的问题呢? 教师一定要牢记: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激化跟学生之间的矛盾。这是教师在施教过程应当秉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教与学的矛盾亦即师与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在学校里师生关系具有多重含义,管理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师生情感上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就如一个安有引信的火药桶,若处理不好则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可能。师生情绪抵触,往往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诚心跟教师过不去的学生,在我近30年的教师生涯中还真没见过几个。我们毋须拐弯抹角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讲:师生情绪顶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教师教育行为失当甚至失范而引起的,对此教师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求教师秉持这一原则,理当如此,尤其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教育环境下,更当如此。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新时期教师施教的现实需要,还是教师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教师要杜绝情绪化,要竭力避免跟学生形成情绪抵触与对立。情绪人人有,教师、学生都是人。有些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我国古之就有“七情”之说,《礼记?礼运》云:“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情绪有积极(正面)与消极(负面)之分,这里的情绪系消极情绪即不愉快的情感。人都有闹情绪的时候,偶尔闹闹不算什么,若情绪经常失控,就是情绪化了。情绪化是教育的大敌,它能把理智“吓”跑,试想一个没有理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优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就包括情绪管理能力,要善于体察、表达、舒缓情绪,要能够控制情绪,而不被情绪所控制,下面是我常用的两个“绝招”:一是暗示法。接触学生之前向自己的大脑中注入一个意识,反复默念“不要发火,不要生气”,并不断强化;或者聘请学生做自己的“义务情绪监督员”,一旦自己有情绪化的征兆,就请学生及时发出事先约定的信号或直接点明。二是冷却法。课堂上师生情绪已成二虎相争之势,虽然一只是大虎,一只是小虎,但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那只大虎要是明智的话,不妨先放小虎一马,把情绪冷却下来再慢慢说。 教师要用过硬的业务素质来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莫用强势立威。千万别小觑了学生,他们人小鬼大,心里个个都有一杆秤,教师的半斤八两一称一个准,越是高年级学生越不好糊弄,打铁尚须自身硬,“半瓶子醋”式的教师想在几十双、上百双眼睛前蒙混过关不是一件容易事。中途换教师决非儿戏,被视为教学管理上的大忌,这对师生来讲都是一场考验。因此能不换教师则不换,迫不得已非换不可,事先也要做好学生的安抚工作,让学生理解与认可更换教师的举动。教师中间接手新班,一方面学生先入为主,特别是在前任教师深得人心、学生对其已经形成了感情寄托的情况下,就更麻烦了;另一方面,当一张陌生的面孔出现在讲台前,学生必然要猜疑、审视一番,而且要跟以前那张熟悉的面孔比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