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杜甫七律艺术成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杜甫七律艺术成就

浅论杜甫七律艺术成就   【摘 要】杜甫是七言律诗的集大成者,唐七律在他那里得到了空前发展,本文先从七言诗的发展谈起,接着对杜甫对七言诗在题材内容的拓展,形式结构的发展和表达技巧上的特殊做了浅略的探析。   【关键词】杜甫;七律;语言技巧;表现手法;联章诗   一、从七言诗的发展谈起   在《诗经》中出现七个字的诗句,汉代的民间谚谣,铜镜铭文都有七言的句子,汉代民间谚谣对七言诗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一篇成熟完整的七言诗应是曹丕的《燕歌行》,鲍照写作《拟行路难》十八首,在诗歌内容,平仄和结构上都有所拓展,使七言诗开始发展。南梁简文帝,周朝庾信,陈代江总和隋代的陈子良,都有七言诗的创作,使得七言诗已经初步具有了七言律诗的形状,七言诗飞速发展是到了初唐时期,七言歌行大力写作,在这方面初唐四杰功不可没,在七言歌行发展的基础之上,七律的体制渐渐完备,初唐诗人中的沈?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人都尝试写过一些七律,除了平仄等不完全协调之外,用韵上已经合律,这是唐代七律发展的开始阶段。进入盛唐之后,七律的写作增多,在题材上有了较大的拓展,由先前的奉和应招酬答延伸到抒怀言志,送别赠友,登临怀古,田园山水和边塞战争等,在诗歌的意境、声律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具有了盛唐的大气华美之风,这个时期的主要诗人都有七律的创作,并且都具备自己特有的风格,或清新自然,或雄浑大气,声情并茂,与盛唐之风是相一致的。到杜甫大力创作七律之后,七律才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分析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是了解七言律诗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二、灵活多样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除了在思想内容,意向境界上杜甫对七律有着全面的创造外,具体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也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杜甫善于在格律之中求变化,呈现出了灵活多样的艺术特色。杜甫七律的句式多样,如应用散文句式、词序颠倒和重复等方面。律诗对语言的要求是极高的,但是杜甫的七律中却有一些散文句式,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诗中桃花轻轻点点的追逐着杨花飘落,黄鸟不时地同白鸟一起飞翔,显得纷繁却又十分清新,有自然之美。杜甫还善于运用叠字,在七律中运用叠字次数之多,表达又如此之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如“寒衣处处催刀尺”(《秋兴八首》其一)这是单句的叠字,又如“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是联句的叠字,这些叠字基本上都是日常的口语,亲切上口,气氛渲染的恰到好处,能使人感受到作者细腻又深切的体悟。除了使用叠字还有词序的颠倒也是常见的,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只为了强调“香稻”和“鹦鹉”。另外如《堂成》诗中,“缘江路熟”“笼烟和竹”等词语的倒转,使得这首看似平常的小诗变得不平常起来,使用语词的倒装就避免了诗歌的平板浅露,使得诗歌意象错综倒置,具有奇特的效果。此外还有交互句法,如“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秋兴八首》其六)综上所说,杜甫是不为绳墨规矩所束缚而具有不倦的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并完善了律诗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水平,杜甫这些变幻多姿的七律句法,大大的增强了七律的艺术表现力,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典范之作。   三、结构完整严谨的联章诗   杜甫对七律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发展,这集中表现在他创造了七律联章诗的形式。杜甫的七律联章诗歌有十组,其中《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等组诗结构十分严谨,完整地描述了当时的现实社会风貌,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方面也非常成功,杜甫赋予七律以新的功能,即将其加以一定的组合,成为联章的形式,这样便避免了单首诗歌在深度和广度上反映社会政治现实的可能不够完整或者深度不够的缺点,杜甫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杜甫七律中的大型组诗,将有限的短诗联缀成表现力丰富的长篇,将结构松散的作品组成一个拥有完整结构的作品整体,是他们能够各自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思,脉络又十分清晰,结构完满,又可以承接在一起,这是杜甫开创的。仇兆鳌在《杜诗详注》卷十四《十二月一日》三首中云:“杜诗凡数章承接,必有相连章法。”还是以《秋兴八首》为例,“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启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拆去一章不得,单选一章不得。”这些有着细密结构联系的联章诗,是一个统一的。有秩序的整体,整组诗歌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有其单首诗歌不能比拟的艺术效果,而诗歌内部结构的多变,也是杜甫创新的结晶。杜甫联章诗的结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题数首,而逐首分咏者”,结构方式是依照诗歌题目字面意义的顺序分为数首诗,每一首诗重点承担题目中的一件事情,一个人物或者一件物品,整个联章全系于诗歌的题目,如上面提过的《诸将五首》,五首各是一处古迹,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和诸葛亮,这样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