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倪瓒生平对其绘画风格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倪瓒生平对其绘画风格影响

浅析倪瓒生平对其绘画风格影响   摘 要:通过对倪瓒的生平和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当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的描述,阐述了作为画家的倪瓒在绘画内容上的选择、题材的表现以及绘画手法的运用,表明了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致使在他的绘画中产生的独特风格。对此本文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并表明艺术的境界是心灵和宇宙的净化,又是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关键词:倪瓒;生平;绘画风格;现象研究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94-01   倪瓒(1306-1374),生于无锡梅里?陀村,今无锡县东亭乡长大厦。原名?,字泰宇,后字元镇、玄瑛,号云林子。在“元四家”中,倪瓒的别号最多,有云林子、云林生、荆蛮民、净民居士、朱阳馆主、沧浪漫士、海岳居士、无住庵主、萧闲仙卿、幻霞生、幻霞子、曲全叟、经锄隐者、宝云居士、萧闲郎等。晚年画中经常自署“懒瓒”,后人多称其为“倪迂”“迂翁”。   倪瓒生活在一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异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在蒙元的统治渐趋稳定和巩固之后,他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吸收汉文化中更多的优秀传统,但伴随着蒙元铁骑的杀戮和破坏,元初还是引起了民族矛盾的强烈激化。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精神上有着独特追求的古代文人,他们有着强烈的“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无法达成这一愿望的同时,“独善其身”便成为了他们的普遍追求。这也是他们为了保持内心纯洁和高尚情操所做的选择,“隐逸”则是这一选择最直接的方式。故而引发了继魏晋、五代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三次士人归隐山林的高潮。倪瓒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也曾一度隐逸山林。   倪瓒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周南老《云林墓志铭》谓云林世代“资雄于乡。高祖?、曾大父淞,皆厚德长者,隐而弗耀(即其人毕生未任官职或以文词见称于世之意,就是俗称土财主)。大父椿、父炳,勤于治生。不坠益隆。”不过倪炳在倪瓒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倪瓒便由同父异母的哥哥倪文光(昭奎)照养长大。   在倪瓒幼年的时候,文光就请来当时的名儒王文友来教习。这一时期的学习使倪瓒具有了根深蒂固的儒家情怀,他主张文艺对情感的阐释应该是高度的真挚和自然而毫无虚假和做作之态。这种来自于儒家的“发乎情”、“修辞立其诚”的思想,在他的绘画创作上表现为画面上既有平淡天真,不食人间烟火的一面,同时又于诗文画跋中充满着愤世嫉俗,不甘寂寞。   此外,倪瓒出生在一个道教世家,同时他的思想受道家的影响也更大。元朝统治者在轻视儒学的同时,为了使众多的民族臣服于大元帝国,除了依靠武力征服和发挥政体的专政职能外,不能不对他们的宗教信仰予以尊重,以示笼络。因此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确定了一条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即对境内的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一律支持,一体优待。这也就形成了元朝宗教上的一种特殊现象,中国道教与元代统治阶级关系之密切,以及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在这样的政治条件下,知识分子为了寻求庇护很多都加入了道教。   云林家庭作为江南巨富之一,自然也是与道教关系密切。富有的家庭境况、优越的社会地位为倪瓒“励志务为学,守义思居贞”创造了条件,也养成了他好学守义,清高孤傲的个性,甚至还有“洁癖”。《明史》记载“为人又洁癖,盥濯不离手。俗客造庐,比去,必洗涤其处”,他的这种“洁癖”所带来的对“洁”的审美偏好对他今后山水画风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阶段表现的好静、喜道也表现出了他对道家的深刻认识。   然而,这段悠闲的时光却在云林23岁这一年被现实无情的打断了。这一年,同父异母的哥哥倪文光积劳病故,不久嫡母邵氏相继去世,给一直拥有着闲适安逸生活的倪瓒以沉重的打击,他不得不自食其力,依靠躬身亲耕来奉养生母维持生计。这时,统治者的昏暗与不断的天灾,不但使往昔道士地主家庭享有的特权被取消,而且还备受官府的欺压敲诈,家境难以为继。所以一方面,他继续以前的读书生活经营清?阁。另一方面,作为这个家庭的支柱,面对官府逼租,敲诈勒索,收租输租,又必须出面处理,与官府打交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很多朋友都劝说他归隐,希望他不要被田业所累。但是倪瓒还是想通过被动式的忍耐度过后半生,但现实的残酷性却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在与官府的交往中,云林如此清高孤傲的性格最终难以忍受现实的残酷。1357年,倪瓒在笠泽边的陆庄筑蜗牛庐栖身,开始了“笠泽沿洄十五年”的遁迹江湖的生活。   佛家认为时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皆处于生死轮回之中,,因此万物平等无二,归于空无。正是这样的思想与倪瓒弃家归隐之后的思乡和孤寂生活的空寂之感空前一致,在道教中没有找到能排出他内心孤闷的方法后的他只好转向于佛教中去找寻。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这也构成了“禅”的心灵状态。元亡前后,他这种无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