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用文记录时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梅森用文记录时代

周梅森用文字记录时代   崇尚自由的人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在《人民的名义》热播背后,有一个重要人物――周梅森。他是《人民的名义》的原著作者和编剧,没有周梅森,就没有这么一个热播剧。   周梅森讲起改革开放滔滔不绝,眼神犀利,除了耳朵上挂着的那副助听器,很难让人察觉他已61岁。他住在南京核心地段一个高档小区的16楼,视野宽阔。这座刚下过雨的历史名都,到处水雾蒙蒙,不远处秦淮河慢悠悠流淌着。他喜欢它的气质,不快不慢,无拘无束。   周梅森向来不喜欢被束缚。1993年,他回家乡徐州,新建的柏油马路一路畅通,他心情大好,跟那些认为修路意义不大、浪费钱的老百姓反复解释修路的好处。当时的徐州市委书记李仰珍听到这事,给他送来一大摞告状信,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修路告自己的。周梅森看完,来了兴趣,跑去跟对方聊,顺势去徐州挂职秘书长。   那之后,他每天跟着领导听报告,开大大小小的会议。有一次,他开车没注意闯了红灯。交警在远处吼他,走过来一看车牌是市政府的,立马立正敬礼,让他走。他常说,贪官的堕落,可能就是从第一次闯红灯没受到阻止开始的。   他不愿多说为官时的种种内情,只是一味感叹,做官是很辛苦的。一年后,他离职,开始写《人间正道》。当时有人说他做官做不下去又绕回去写作了,他如今硬气地回应,“后来他们又叫我去干那个公路管理局副局长呢,我就不去了,不想干了。”   想想又觉得别人说的也对,自己就算去做官,“3天叫人赶下来”。他太了解自己的性格,“不知道妥协,不知道融通”。但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身为官员的种种限制,婚姻要上报,财务要上报,还得经常面对一些审核。   还是做他的“老布衣”好,写小说、写剧本、炒股票、做房地产,开开心心挣钱。想了解官场了,就去挂个职。对他来说,没什么比财务自由更重要了。“我从来不想做官,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崇尚自由的人。”   那次当官没给他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创作的大门。那之前,他凭借历史类小说成名,《沉沦的土地》《军歌》等都是当年国内各种文学评奖的热门。挂职让他发现了新的创作兴奋点――政权。《人间正道》讲了一位市委书记在改革中面临的阻力与官场腐败,提出官员不干事就是最大的腐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轰动一时。   之后,他凭借挂职经历和对官场的思考,陆续创作了《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小说,连续4年每年一部作品被翻拍成电视剧,是影视翻拍率最高的官场小说家。   必须当老大   《人民的名义》刚播出18集,收视率破3,周梅森一边看着蹭蹭上涨的收视率,一边紧盯着各类舆论,深怕影响首播。   为了这部剧,他们接触了40多家投资公司,有人一听题材就摆手,有人追着死活要投资,最后关头不干了。他承认,自己在作品上很霸道,也很难跟人合作,一个团体里必须当老大才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第一次找他写这个剧时,他在电话里带着不容反驳的语气回复,这能写吗?怎么写呀?“要我做,我就要按自己的想法做,我不会顾忌说什么尺度不尺度这些东西。如果不让我做,我就不做了,我不缺这个钱,也不缺这个名。”周梅森笑着调侃自己,做起事来就是剧里的李达康。   范子文不甘心,直接杀到南京,一上桌,周梅森就说,只请喝酒、不谈创作。他跟周梅森合作过《国家公诉》,知道他的脾性,一喝酒、一听到好故事就容易“有写的冲动”。   他特意带了南京检察院宣传处的3个工作人员,酒过三巡,他让3人讲南京落马官员的故事,怎么腐败的、怎么侦查的、中间遇到哪些阻力。地处南京,落马官员中有些还是周梅森的老朋友。周梅森听着听着开始叹息,一瓶酒喝完,点了头,但有个条件,先去问广电总局能不能过。范子文特意去请示了广电总局,带着领导批示:可以写、要把握好度、体现正能量,才说服周梅森动了笔。   周梅森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完全基于彼此的信任。说起这个团队,周梅森又自豪又感恩,项目全程都是根据自己喜好推动的。导演李路是他推荐给最高检的,开工前,他跟李路商议,戏第一,找演员一定要找演技派,必须跟角色贴合,绝不要小鲜肉。对投资方,他事先约法三章,资本不能干预艺术,从创作到演员都不能插手。   入世的作家   在《人民的名义》图书编辑陈玉成看来,周梅森在现实题材作家中最大的优势是――别的作家靠体验生活来写,而周梅森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周梅森非常清楚自己身为作家的这种优势,他反复强调:“我的写作追着我的生活跑,生活不停下来,我的创作就不会枯竭。”14岁进煤矿,他每天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在300米深的井下运煤,头顶一层层花岗岩、火成岩。他坦言,正是因为这种低基础的生活开端,他对人生无所畏惧,敢闯敢干,不害怕失去什么。   这种性格让他在时代的巨变中不停尝试去捞取机会。1974年,文学兴起的时代,他开始写作,之后凭借历史小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