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土恩怨情300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土恩怨情300年

俄土恩怨情仇300年   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战机出乎意料地击落俄罗斯战机,世界的目光立刻盯上这对曾经“恶斗三百年,血战十一回”的历史冤家。在俄土关系史上,围绕“圣城”君士坦丁堡乃至沟通黑海――地中海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归属,双方不仅赔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命,其国运也在一次次胜负转圜中发生着改变。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十次俄土大战   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率先在16世纪称雄。自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穆斯林大军夺取君士坦丁堡,灭亡号称“第二罗马”的东罗马帝国之后,基督教世界就诞生了“第三罗马”的理论,希冀一个新兴的帝国能重新拯救欧洲乃至整个西方。而继承这种“救世思想”的,正是崛起于东北欧苦寒之地的俄罗斯。更重要的是,从中世纪起,欧洲最重要的商路非“瓦兰人至希腊人之路”莫属。它北起瓦兰人领地,那里正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的发祥地,南至充斥希腊文化的黑海至地中海沿岸地带,而“圣城”君士坦丁堡正是南方终点。可以说,无论从宗教还是经济角度看,俄土两国注定要在民族大决战中拼个你死我活。   1654年,年轻的俄罗斯帝国利用波兰――立陶宛王国治下的乌克兰农奴大起义,成功攫取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领土,进而与土耳其及其臣服的克里米亚汗国为邻。双方围绕土地、斯拉夫族奴隶以及黑海通航权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终于在1676年爆发第一次俄土战争,双方断断续续打了4年。国势尚算鼎盛的土耳其被迫签下《巴赫奇萨莱和约》,承认第聂伯河东岸的乌克兰土地归属俄罗斯,连西岸名城基辅也划入俄罗斯版图。   1682年,俄国强势沙皇彼得一世继位。彼得一世虽然在7年北方战争中打垮了北欧强国瑞典,但他却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连连“吃瘪”。尤其是1710―1711年第三次俄土战争中,他所率领的常胜军差点全军覆没,最后靠未婚妻“美女救英雄”才脱离虎口。   事情是这样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兵败后,转投土耳其苏丹,彼得一世正好借机出兵攻讨。双方在普鲁特河岸相遇,由于土军抢先占领渡口,加上得到援军支持,结果以19万之众把彼得一世率领的3.8万近卫军困在其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眼看沙皇命悬一线,未正式迎娶的沙皇妻子叶卡捷琳娜自告奋勇,把军中随军女眷手里的金银细软全收在一起,连夜秘密派人前往土耳其军中,把这些搜集起来的财宝送给土军领兵的大维齐(宰相),并加上一番说辞,劝说土军开一个缺口,把彼得一世的军队放走。最终,两军签订《普鲁特和约》,俄国愿意将先前占领的南方港口亚速夫还给土耳其人,彼得率军逃回俄罗斯。   而在沙俄帝国两个女皇的治下,土耳其人的噩梦“接踵而至”。先是沙俄女皇安娜?伊凡诺芙娜统治时期(1730―1740年),1735年爆发第四次俄土战争,俄军屡次击败土军,最终攻克亚速夫港,实现在南方海岸的立足。等到德意志裔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即位后,她的首要目标是南下拆分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   几位杰出将领都出自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无疑让这位野心勃勃的女皇如虎添翼。在1768年和1787年两次俄土战争中,被誉为“常胜将军”的苏沃洛夫均表现神勇。特别是1787年第六次俄土战争中,他率领训练有素的敢死队,在内河炮船掩护下仅用一天时间就攻克了土军严密防守的伊兹梅尔要塞。   但是随着沙俄势力日益逼近黑海海峡,当时的海洋强国英国坐不住了。独霸海洋的英国需要保证以黑海两海峡为核心的近东地区处于奥斯曼帝国治下,否则一旦俄国冲进地中海,那从英国本土到印度殖民地的交通线将被切断。在19世纪上半叶连续发生的第七、第八和第九次俄土战争中,英国都在土耳其苏丹快要皇冠落地的时候伸出援手,使其免于被俄国肢解。   但历史只让俄国“蛰伏”了20年。在1877―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中,土耳其人不得不签署影响深远的城下之盟――《圣斯特法诺条约》,完全放弃对巴尔干地区的几个斯拉夫公国的宗主权,并同意成立一个独立并极度亲俄的保加利亚王国。   一战后的短暂蜜月   从《圣斯特法诺条约》签署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土耳其就如同一匹“人见人欺”的劣马,屡屡被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甚至过去的藩属国痛扁一顿。一战结束后,经过协约国和战败国之间激烈的讨价还价,1920年8月10日,奥斯曼帝国末代大维齐兼全权大使达马特,哆哆嗦嗦地在协约国拟订的《色佛尔条约》上签字。1914年参战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领土尚有158.9万平方公里之多,但《色佛尔条约》给它只留下45.3万平方公里。   正当趾高气扬的协约国军队,在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横冲直撞之际,在一战中赢得威名的土军名将穆斯塔法?凯末尔,率领一帮救亡人士前往小亚细亚半岛腹地安卡拉。凯末尔还联系上同样受协约国孤立的苏维埃俄国,取得对方谅解和支持,1921年3月16日,双方代表在莫斯科缔结《苏土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