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性耕作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与农田生态系统改善作用探讨
保护性耕作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与农田生态系统改善作用探讨
摘要 在简述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与农田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该区域天然草原植被的恢复作用和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改善作用,以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改善作用;宁夏中部干旱带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233-02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指对农田实行少耕、免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水蚀、风蚀,以实现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提高。截至2013年,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县、原陶乐县、海原县、中卫县、中宁县、原州区、利通区、灵武8个县市(区)分别被列为全国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县),累计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8万hm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2.7万hm2、青饲玉米4.7万hm2、牧草4万hm2、压砂西瓜6.7万hm2,推广???类保护性耕作机具2 000多台,粮草实现节本增效4 000多万元,压砂西瓜总产量120万t,销售总额7.2亿元,形成了以秸秆覆盖、免耕、少耕、施肥、杂草及病虫害防治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使中部干旱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3]。
1 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与农田生态系统现状
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处北纬36°06′~39°05′,东经104°17′~107°41′,范围包括鄂尔多斯台地南缘,黄土高原北缘和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地区,当地水资源匮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0~400 mm,大都集中在7―9月,由东向西递减,且年变率大,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呈现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总面积3.035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2%。天然草场总面积205万hm2,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63%,主要为干草原草场类、荒漠草原草场类、沙生植被草场类和盐生植被草场类四大类,90%的草地退化,其中6级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37%,7级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40%,地表植被覆盖度不足15%,草地产草量不足900 kg/hm2,一般草层高度10~30 cm,植被低矮疏松。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的旱地面积为23.66万hm2,占耕地总面积(31.13万hm2)的76%。当地自然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与作物需水不同步,且当地耕地因长期浅翻浅耕与垦植率高,其水资源涵养能力差,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3 000 t/km2,平均每年侵蚀表土层总厚度为0.15~1.27 cm,部分农田盐渍化严重,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8%,速效氮含量平均为45.2 mg/kg、速效磷仅7.8 mg/kg,土壤肥力低。因此,该区域天然草原植被的恢复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改善潜力很大。
2 保护性耕作对天然草原植被的恢复作用
盐池县在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中,创造性地将该技术应用于天然草场的改良中,利用9MSB-2.1型牧草松土补播机或9MSB-2.10型草地免耕松播联合机组,一次性完成深松、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多道工序,配合良种良法、草原围栏技术,牧草平均高度由作业前的12.6 cm增加到41.5 cm,优质牧草频度由0度增加到8度,劣质牧草频度降低2度,产草(干草)量达1 312.5 kg/hm2,植被覆盖度达58%,分别较未改良的天然草场提高937.5 kg/hm2和37%;0~5 cm、5~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含水率分别较对照高71.7%、23.7%、3.4%和26.9%,原生植被破坏程度减少70%,减少草场扬尘量25%[1]。
3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改善作用
3.1 深松技术
采用全方位机械化深松技术,在播种前土壤含水量为15%~22%[2]时进行深松,深度要求在30~50 cm。深松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提高土壤含水量,0~5、20~30 cm的裸地含水量较传统翻耕提高15.6%、143%;二是毛细管在深松过程中被切断,使含盐的表土中的盐分通过灌溉下渗到鼠道后随底层水排出。0~5、5~15、15~30、30~50、50~60 cm耕作层的脱盐率分别为59.6%、55.4%、56.9%、36.4%、72.1%[3];三是深松彻底打破了犁底层,降低了土壤容重,土体结构得以改良,蓄排水、透气等功能均得到增强[4-7]。
3.2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即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为≤10 cm的秸秆段均匀抛撒在地表,使播后地表秸秆覆盖率达到15%~30%。秸秆覆盖层不仅可以避免集中降雨对地面的直接打击冲刷,减少地面扬尘,而且可以承接降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土壤流失和地面径流。在平均雨强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4+Section+A+2a-2e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小学总务处主任述职报告PPT.pptx VIP
- Unit 4 Section A (1a~2e)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pptx VIP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1.pptx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pptx VIP
- (正式版)DB15∕T 2748-2022 《绿色电力应用评价方法》.docx VIP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and Thinking课文解析&逐句翻译课件(共1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制造业采购付款制度及流程设计.docx VIP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版).pptx VIP
- 含硅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新版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