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同文字从宋本到元杂剧
合同文字从宋话本到元杂剧 摘要:杂剧《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是对宋话本《合同文字记》重写,叙事的同一性、抒情的主观性和主题的强化三个方面,构成杂剧重写的创造性。在这创造性的重写过程中,叙事速度有快慢详略之分,一些细节和场面设计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心理、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的主题也更鲜明。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元杂剧;话本;合同文字;重写 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9)02―0060―06 元杂剧中,作家往往喜欢从唐传奇、宋话本等故事中取材,“是以词家所谱事实,宜合于情理之中,最妙以前人说部中可感可泣、有关风化之事,揆情度理,而饰以文藻,则感动人心,改易社会,其功可券也”。然而,这种重写决不是重复,是一种创作。《合同文字记》见抄本《述古堂书目》,现存明洪丰便《清平山堂话本》,郑振铎、胡士莹考证为宋人话本,程毅中的《宋元小说研究》和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也作如是观。元杂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显然是对宋话本的重写。本文拟以元杂剧《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对宋话本《合同文字记》重写为例,探讨元杂剧重写的某些规律。 叙事的同一性 赵景深在1935年就指出:“戏剧多根据小说改作,但根据戏剧而改编小说的却极少。”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小说与戏曲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则涉及“流动性叙事”的一个重要特点:原原本本地叙事,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吴梅说:“且以愚意论之,用故事较臆造为易,何也?故事已有古人成作在前,其篇幅结构,不必自我用心,但就原文编次,自无前后不接,头脚不称之病。至若自造一事,必须先将事实布置妥帖,其有挂漏之处,尤宜随时补凑,以较用故事编次者,其劳逸为何如?事半功倍,文人亦何乐而不为哉!”吴梅认为从小说形态转化为戏曲形态容易,戏曲形态也往往内含着小说叙事的方式。小说戏曲都是流动性叙事,叙事的流动性是小说戏曲同一性所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共同点之一是时间、空间的转换呈现为速度较快的流转。话本《合同文字记》中,刘天瑞去姨夫张学究家“趁熟”的过程,小说中只有寥寥几行:“刘二带了妻子,在路行了数日,已到高平县下马村,见了姨夫张学究,备说来趁熟之事。其人大喜,留在家。”在叙事过程中,空间接连地流转,从此空间(老家)到彼空间(高平县)所需要的时间被简化了:刘天瑞如何从老儿村的老家前往下马村,路途所见等,都在叙事中被省略了。在杂剧中,这种过程也是一笔带过。只在第一折中通过张秉彝的上场自报家门中介绍。 对于刘天瑞儿子刘安住的成长过程,小说这样写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安住在张家村里一住十五年,孩儿长成十八岁,聪明智慧,德行方能,读书学礼。”这段经历,在杂剧第二折中,也是通过张秉彝口中说出。 刘安住长到18岁的过程就这样被一语带过,把成千上百个“物理时间”以及每一天的空间变化,都极度地浓缩,转化成既快速又短促的叙述。叙事的速度快,时空的流转性强,整个叙事过程的流动性显而易见。 这种书写方式是对古代史学传统的继承。史传文的文学意义往往体现在叙事上。唐刘知几《史通?叙事》专就这一问题加以论述“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历观自古,作者权舆,《尚书》发踪,所载务于寡事;《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斯盖浇淳殊致,前后异迹。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历史在发展,社会生活也日益丰富,呈现出纷繁芜杂的现象,而叙事又必须“以简要为主”,如何统一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不在于“寡事”,而在于“省文”,于是“文约而事丰”,就成为衡量叙事才能的标准。而叙事速度――叙事的流动性也被史家所关注,叙事的流动性使古代叙事文学形成了一个传统:曲折的故事要在一定的叙事速度中完成,故事中的时间是流动的,空间是流转的。史传文化深远地影响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叙事活动。戏曲小说便毫无例外地继承了这种叙事好尚。《合同文字》的局部是这样,从整体上看,戏曲小说都展现了刘天瑞、刘安住的命运:刘天瑞一家离开故乡去他乡趁熟,夫妇双亡,留下小儿刘安住,刘安住长大成人后返回故乡认亲受伯母刁难,最后由包公断案,真相大白。这种以个人际遇为中心的叙事,也是与史传文学分不开的。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悲剧的六个成份中,情节是第一位的。情节是作品中事件的艺术建构的部分,不仅指故事的梗概,还包括在各个叙述层次和语调层次上行为动作所具有的连贯性、以及开始与结束等。这就是叙事中的时间意识。《史记》中对故事发展的过程的叙述不是简单的先后次序,而是在这个次序中表现了叙述者所理解的时间过程所展现的意义。《史记》中人物记传,基本上都是贯穿了以人物生命历程为根据的时间意识,开创了一种以人物生涯和命运为中心的叙事传统。《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