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业扶 断穷根富长久
产业扶贫 断穷根富长久 8月的川西北高原生机盎然。田野里,蔬菜大棚波浪起伏;村舍旁,各类畜圈整齐排列;草原上,座座帐篷迎来八方游客。雅江的藏香猪、阿坝的羊肚菌、道孚的藏家乐……一幅幅产业发展的崭新画卷缓缓展开,而这得益于我省对口援藏工作的倾力开展。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让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老乡,今年你家羌脆李收成怎样?对于今后的生产和销售,你们有啥打算?”9月9日,进入藏区的第四天,眉山市东坡区对口帮扶茂县工作组的张豪,顶着藏区的炽烈阳光,来到石大关乡调研产业脱贫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东坡区今年确定对口帮扶阿坝州茂县。9月初,东坡区迅速成立了由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教师和医生组成的28人对口帮扶工作组,帮助当地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9月5日,省委组织部集中培训结束后,东坡区对口帮扶工作组便直接奔赴茂县,抵达茂县没有丝毫停顿,一边克服环境气候的不适应,一边开展调研工作。 “脱贫攻坚,缺了产业支撑不行。”工作组认为,茂县脱贫攻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产业。经过调研座谈,工作组发现,由于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因素影响,当地农牧产业的种养方式和经营模式仍相对滞后,加上受相邻区域产品同质化竞争,“虽有好产品却没有好价格”。 “解决藏区群众有持续的就业和收入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帮扶工作组组长王霜说。通过连续一周的深入调研,不断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换意见,9月10日,周六,工作组没有休息,再次召开“诸葛会”,产业帮扶“组合拳”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中逐渐成型。 在资金帮扶方面,创立“东坡基金”,以打破资金瓶颈。争取东坡区委、区政府支持,决定将对口帮扶资金提高到上年度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0.6%,与茂县共建东坡帮扶基金近千万元,重点用于支持茂县脱贫产业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利用茂县出产的花椒、辣椒、莴笋、猪肉、牛肉等特色农牧产品的品质优势,结合东坡泡菜产业发展和“东坡味道千亿产业”的打造,组织东坡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餐饮领军企业到茂县参观考察,试点在茂县建立农牧业原料基地,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保障群众收益。 构建“产销直连”,畅通销售渠道。利用东坡区诸多电商,为“茂县出产”走进眉山及周边地区百姓餐桌提供最直接的平台;依托东坡区中国泡菜展示展销会等节会,对茂县的“茂汶苹果”“茂县李”“甜樱桃”等优质农产品进行推广和文化营销,改变其“身在深山无人知”的境况。 “总之,工作组就是要以缺氧不缺精神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实现东坡与茂县协作创新,优势互补。”王霜表态。 从“输血”到“造血”“养血” 在阿坝县高原农业产业园区,欢快的藏族歌曲传入耳中,只见标有“德阳援建”四个大字的大棚一个连着一个,当地村民有的正在园区厂棚里整理采集的双孢菇、金针菇,有的在大棚里察看羊肚菌的长势。这个园区占地2000亩,德阳投入援建资金600万元,还帮助三个村建起了集体经济。去年一个村分红8万元,人均增收300余元。 村民华尔衮感动万分。他说:“我们有了这个产业园区,既能够在园区打工,又学到了技术,收入也稳定,比以前上山挖药强多了,非常感谢党、感谢德阳!” 同样,宜宾市援建的藏香种猪养殖基地成为雅江县持续发展畜禽养殖的坚强后盾。就在不久前,宜宾市援藏队、县农牧和科技局向雅江县呷拉乡呷拉村、八角楼乡更觉二村群众免费发放藏香种猪100头,总价值达60万元,为精准扶贫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感谢宜宾‘所门巴’(藏语:兽医),把幸福吉祥送到家!”呷拉村村民阿次八斤激动地说。 为了帮助雅江县农牧民群众找到一条持续、有效的发展致富门路,自2012年起,宜宾市向雅江县连续派出的第二批、第三批援藏队积极争取对口援建资金230万元,先后派出农牧专业技术人才5名,为雅江县建起藏香种猪养殖基地1个,圈舍改造329户,指导组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58个,培育藏香猪养殖大户83户,指导当地612户藏族群众发展养猪业。 “仅仅从‘输血’转变为‘造血’还远远不够,还得‘养血’‘护血’。”周文彬是宜宾市第三批派驻雅江县的援藏干部。来雅江县之前,他是宜宾市珙县孝儿镇畜牧兽医站站长。他说,“藏区养殖户经验少、技术差,后期的指导非常重要,要实现种猪的致富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他经常奔走在种猪基地、专合组织和养殖户圈舍之间,为藏猪治疗疑难杂症,指导养殖户饲养、防病,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 正是有了宜宾市的大力援助,为雅江县的畜禽发展和群众的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目前,全县存栏香猪6832头,年出栏3986头,年产值达1794万元,养殖户年均增收5979元。面对未来,雅江县藏族群众的小康之路将越走越宽。 决不让群众守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