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丹县龙鹄山道教摩崖造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丹县龙鹄山道教摩崖造像

四川省丹棱县龙鹄山道教摩崖造像   内容摘要:唐代四川道教摩崖造像别具特色,丹棱县龙鹄山造像以天尊、老君为其主要内容,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及四川地区的民间信仰,可以说元始天尊、老子的崇拜加上《道德经》、《本际经》四位一体构成了唐代的道教信仰。天宝九年的松柏铭碑更是透露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我们研究唐代道教提供了宝贵材料。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龙鹄山:道教:摩崖造像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1)01-0049-04      四川省丹棱县位于成都市西南方110km处,属今眉山市。据《旧唐书?地理志》,该地在南齐属齐乐郡;隋时设丹棱县,属嘉州;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属眉州通义郡。   龙鹄山,又名龙鹤山、中观山,位于县北7.5km。晚唐、前蜀著名道士、政治家杜光庭有诗《题龙鹄山》:“抽得闲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蛟龙。道人扫径取松子,缺月初悬天柱峰。”造像主要集中于半山腰山包摩崖上,属今唐河乡龙鹄村六组之地。有35龛佛教道教造像,时代为唐。龛多毁损,较为完整的道教龛窟有:   第9号龛,形制为方形平顶双叠涩,外宽112、高128cm;内宽88、高103cm。龛内天尊结跏趺坐,下为方形莲座,左右各刻三真人;左右壁各刻一胁侍真人立像;龛门两侧各刻一力士。主尊像高53、肩宽27cm,方形莲座高36、宽37cm,左胁侍真人高61、肩宽17cm,右胁侍真人高65、肩宽17cm。其余真人像高47--55cm不等,肩宽15cm左右(图1)。      第17号龛,方形平顶,高宽均为130cm。龛内为天尊坐像,像高50、肩宽22cm,座高20cm。   第18号龛,天尊立像,高150、肩宽50cm,座高20cm。   第24号龛,为摩崖石碑,高160、宽131cm,隶书直行竖刻,每行30字,共21行。碑额横刻小篆“松柏之铭”(图2)。首行为“口之龙鹤山成炼师植松柏碑师学文杨玲书”。正文为(兹用简化字并标点):      昔丁令威之成道也,顿别千年;王子   晋之升仙焉,俄期十日。或乘龙驭鹤,澄   神汗漫之乡;或驾景凌虚,散彩蓬瀛之   曲。乍千变以万化,时出有而入无,灭没   波水之中,逍遥烟火之上,既吐蜂而唾   獭,亦起死而肉骸。是知学仙者若牛毛,   得道者如麟角,击风捕影,不亦难乎?曲   非宝相应图,宿命会道者,则畴能预于是   哉。   粤若龙鹤山观隐人女道士成无   为,通义郡丹棱县人也。尔其调形炼骨,   欲粒茹芝,桃夭之年,已翱翔乎凤篆,葛   覃之日,备涉猎于龙章,三洞十部之尊经,包吞胸臆,赤书玉文之秘诀,靡不兼该。用能志迈恭姜,誓死不嫁;情敦和道,幼而出家。睹舟台之变身,透波心而不怖,闻圭音之感凤,想云路以高骞。寻仙未果之间,乃建置祠宇,薤草开室,因高筑官,亦犹汉武之望仙祈年也。尊容湛其金色,灵卫纫其四绕,流水周于舍下,翠柏满于山头,结果艺竹,弥岗蔽野,凡万有余株。每竭日而不倦,常持斋念诵,忏洗罪痕,咒动南箕,符回北斗,玉书纪字,金简提名,兼披阅秘囊,以祈度代。观其形迹,察其所由,斯可谓真人不疑矣。仙师年逾知命,而有少容,状如廿许童子,盖还丹?S老之力也。无营无欲,恒以功德为先;不滥不贪,特以长生为务。至于级引四辈,救济群生,爰泊官寮,望祀山岳,虽黄冠男子,莫能胜也。尝恐化度之后,贪暴之徒,堕其祠堂,剪其树木,是用书情翰墨,誓彼汹嚣。倘有此流,原明?H殛,千端不利,举事多凶。?W以谀才,薄娴书记,词不获命,草其状云:龙鹤山兮秀崇丘,岗隐轸兮城郭周。小有洞兮念真游,观曲水兮绕舍流。谒圣容兮仙是求,何年代兮逢若土。何日夕兮见浮丘,愿吾师兮道心固,俾松柏兮千岁留。   天宝九载岁次庚寅四月十三日建。   第26号龛,方形平顶,宽高均为160cm。老君天尊并坐像,左老君像高80、肩宽37cm,右天尊像高80、肩宽45cm,两主尊的莲座均高50am(图3)。      第30号龛,平顶双叠涩,内宽70、高110、进深20cm。天尊立像,高100、肩宽26cm,一侍者立像高84、肩宽23cm。   第3l号龛,形制同前,外龛宽75、高72cm,内龛宽58、高52、进深30cm。龛内为老君天尊并坐像,左老君高26、肩宽11cm,右天尊高27、肩宽12cm,座高均为35cm。   从造像的题材分析,此处造像多以天尊、老君为主,内容较为单一。天尊、老君崇拜恰好是唐代道教的特色。唐代全国统一,李渊、李世民为神化自己的统治,对道教格外尊崇。在李渊起事时,道士王远知曾密传符命,倾力相助。在李世民为秦王时,王远知说他为圣人,日后必称王。王远知得到唐朝开国两代君主的宠信,武德年间授其为朝散大夫,赐金观和紫衣。“高祖之龙潜也,远知尝密传符命””,并预言李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