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在重庆及其坎后半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雪峰在重庆及其坎后半生

冯雪峰在重庆及其坎坷后半生   冯雪峰是著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和亲密战友,也是1930年代初期、左翼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抗战后期,他经组织营救,从国民党上饶集中营保外就医,奉周恩来之召来到陪都重庆工作,在重庆生活了约两年零八个月。到重庆后,他遵照中共党组织的指示,低调为人,勤奋做事,无畏面对国民党特务挑衅,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然而,他在重庆撰文所坚持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和耿直个性,却又为他坎坷的后半生埋下了多舛的祸根。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毛泽东周恩来指示营救冯雪峰   1941年8月12日,毛泽东邀请艾青、韦??夫妇,萧军、王德芬夫妇,罗烽、白朗夫妇和舒群等几位著名文艺家,在延安杨家岭住地窑洞内座谈。为求解决与周扬纷争的萧军发言时,说了一段令人震惊的题外话。他向毛泽东报告了冯雪峰被捕的消息,并焦急地呼吁设法营救。   毛泽东听后惊诧地询问坐在他身旁的中组部部长陈云、中宣部代部长凯丰:“有人营救过没有?”回答是不知道。毛泽东立即指示陈云:“赶快了解一下情况。如还没有营救,一定要尽快营救冯雪峰!”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接到毛泽东延安来电后,立刻与董必武商议营救方案,决定由董必武出面,委托同为国民参政员的湖北籍小老乡胡秋原先生设法营救。时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和《中央日报》副总主笔的胡秋原欣然允诺,他很快向管辖上饶集中营的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拍发了提请释放文友冯雪峰的电报,但顾祝同并没有买账。   冯雪峰的出狱,主要得力于他的中学同学、非党人士郭静唐的帮助。冯雪峰在1967年写的一份材料中说:“郭静唐在集中营里自始至终帮助我最大。”   郭静唐、冯雪峰同陷囹圄。1942年6月初,郭静唐的妻子找到国民党上层要人作保,第三战区长官部指示集中营释放了郭静唐。郭静唐获释后,并没有离开他早就盼望离开的集中营,而是千方百计要把冯雪峰也弄出来。   当集中营迁驻福建建阳徐市镇,郭静唐便为冯雪峰保外就医多方活动,但在建阳的活动却没有效果。于是他回到浙江老家,特地找到时任浙江省主席黄绍?f,请他出面保释,黄绍?f答应帮忙。   1942年11月初,郭静唐带着黄绍?f的信函再次来到建阳,一心要将冯雪峰保释出狱。当时,重病在身的冯雪峰住在集中营的医务室。郭静唐找到特务头子张超交涉,张超提出“还要多找个人担保”。郭静唐无奈又去找三战区《前线日报》总编辑宦乡,请他一同具保冯雪峰出狱。宦乡听了郭静唐讲述的情况后,爽快地表示愿意担保。两个人商量后,联合具名写了张将冯雪峰“保外就医”的字据,张超在这张宦乡和郭静唐共同署名的具保书上,签字同意“交保外出治病,期限三个月”,并特别注明“三个月后病愈不回,惟保人是问。”   冯雪峰的恢复自由,郭静唐、宦乡也功不可没。宦乡1989年2月逝世时,在新华社播发的北京举行宦乡遗体告别仪式的通稿中(见1989年3月19日《人民日报》),特别提到他“皖南事变后,曾利用当时的身份,从上饶集中营营救出冯雪峰等同志”。   1943年5月,冯雪峰辗转来到桂林,向当时在桂林负责文化界领导工作的邵荃麟汇报了被囚、出狱的经过。邵荃麟把他的情况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派李亚群送来路费,让冯雪峰去重庆报到。   冯雪峰于1943年6月初到达重庆,暂时住在市郊化龙桥红岩嘴13号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第一个星期,他集中精力写被捕和出狱的经过材料,也写了他所知道的整个上饶集中营的情况。随后周恩来找他谈话,周恩来是很关心冯雪峰的,早在1942年底,上饶集中营里的林秋若被保释出狱后,去重庆向周恩来汇报上饶集中营的情况时,周恩来就特别仔细地问她关于冯雪峰在狱中的情况。这次见面时,周恩来说他1937年在上海同博古争论所坚持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党中央对白区工作的方针政策;但因此闹意气回到老家义乌去写小说是不应该的,并一再开导他,在艰苦复杂的斗争中要讲究方法,要提高斗争艺术。接着,周恩来指示他在重庆争取公开活动,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写些文章,同时以个人名义做些统战工作;党的组织关系放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同时还指示他,为了能够公开活动,可以去找韩侍桁、姚蓬子和老舍等人解决住所问题。   为了避免国民党再次将冯雪峰投进监狱,冯雪峰的友人韩侍桁、老舍、姚蓬子联名给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张道藩、中宣部副部长兼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副局长潘公展出据作保。韩侍桁又找了中央通讯社社长萧同兹,向他言明,冯雪峰是个左翼文化人,曾被捕囚禁于上饶,到重庆来只是写写文章。萧与张、潘经过商量,同意冯雪峰公开露面。于是,7月间冯雪峰便移住韩侍桁家。两月后,又搬到了坐落在张家花园的“文协”会所。当时,管冯雪峰组织关系的是冯乃超,冯雪峰与冯乃超、徐冰编在一个党小组。这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