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冷凉山区黑木耳产栽培技术
冷凉山区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根据黑木耳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基于冷凉山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雨量少,适合黑木耳生长的特点,总结冷凉山区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黑木耳;高产栽培;冷凉山区
中图分类号:S64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067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境内,地处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青龙是山区农业县,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称,全县林地面积218776万m2,森林覆盖率60%。青龙县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8.9℃,春季-3~10℃,夏季16~28℃,秋季11~24℃,冬季-10~3℃,平均降水量715mm,年无霜期162d,属于典型冷凉山区,种植黑木耳具有良好的地理、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黑木耳味道鲜美、口味独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质、维生素、矿质元素和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堪比动物食品,被称之为 “素中之荤”。黑木耳具有一定吸附能力,在清涤肠胃和消化纤维素上有一定作用,因此作为一种保健食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青龙满族自治县几年来逐步摸索出冷凉山区黑木耳仿野生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基地主要有木头凳客援红菌业公司、娄丈子绿科,大巫岚小狮子沟、青龙镇龙潭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0多家木耳生产基地,黑木耳生产遍布全县11个乡镇,35个行政村,主栽品种为大筋菜、小筋菜,露地仿野生栽培。,产品抗杂菌强、产量高、泡发率高、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黑木耳在青龙满族自治县栽培达到2000万棒,近几年栽培看,平均棒产干耳75g左右,产值5.5元,棒均纯利润2~2.5元。现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介绍冷凉山区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1 栽培时间
黑木耳属于中低温恒温结实性菌类, 菌丝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耐低温怕高温,生长温度范围在5~35℃之间,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子实体在15~28℃之间均能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1]。青龙满族自治县黑木耳袋料栽培时间为2月中旬装袋,2月底―3月初接种,3―5月底发菌,6月初下地,6月中旬―10月底为出耳期。
2 品种选择
结合冷凉山区气候特点,栽选择抗逆性强、质量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青龙满族自治县主要栽培品种为大筋菜、小筋菜。
3 栽培场所选择
黑木耳仿野生栽培发菌棚同香菇发菌棚,菌棒发好菌后,进行露天栽培,栽培场所无特别要求,可大可小,开沟起垄,垄台高10cm,宽1.3m,搂平后覆盖1.5m黑色塑料膜,底脚用土压实即可,然后安装喷水设施。
4 培养料最佳配方
黑木耳是一种木腐菌,人工袋料栽培以木屑、麦麸等为主要原料[2]。青龙满族自治县培养料主要配方为阔叶硬杂木屑84%,麦麸15%,石膏1%。阔叶木屑要求过筛,麦麸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无霉变[4]。配制方法:把木屑铺在水泥地上,再把其他原料均匀撒在上面,加水拌均匀,含水量达65%~70%,检测方法:用手紧握培养料,以指缝间渗出1~2滴水为宜[3]。
5 装袋与发菌期管理
5.1 装袋
拌好的培养料,装入16cm×22cm聚乙烯塑料袋中,目前青龙满族自治县大规模生产多用装袋机进行装袋,菌料上下松紧一致,装得过紧容易产生撑袋,过松会影响其产量并且菌袋容易折断[4]。
5.2 灭菌
拌好的培养料当天灭菌,最好4h内上灶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每锅装4500~5000袋为宜。用蒸气使温度达到100℃,蒸24h。要想彻底灭菌,则最好在2~3h内迅速升温至100℃,用中火维持20h,停火后闷1~2h出锅[4]。
5.3 接种
灭菌后的料袋冷却至30 ℃以下,把冷却后的菌袋运至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排列整齐,接种工具准备齐全,用消毒剂熏蒸消毒,消毒时间10h。接种人员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双手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2]。接种时每个菌袋正面1排打4个孔,把菌种塞满,塞严,用胶带粘牢[4]。
5.4 菌丝培养
接好菌后进入菌丝培养阶段,前3~5d,温度控制在28℃,菌丝封盖后温度控制在22~25℃,温度超过25℃,容易发生烧菌。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低,菌袋内培养料水分容易蒸发,导致料内水分偏低,菌丝生长稀疏。湿度过高,菌袋易发生杂菌和病虫害[1]。培养过程中减少翻?哟问?,检查杂菌时轻拿轻放。
6 出菌期管理
6.1 开洞
接种后的菌袋经过40~50d的培养,黑木耳菌丝就可长满,此时可以将菌袋开孔下地栽培。用开口机将每个菌棒开70个左右小洞。2洞之间5~6cm,宽l~1.5c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