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内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10例
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10例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中医药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颈椎病门诊患者, 采用内服中药、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7例, 显效1例, 有效2例, 总有效率100%。结论 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 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关键词】 颈椎病;中药内服;中药熏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41 临床上颈椎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骨科疾病, 其主要表现呈现多样化, 具体为肩胛骨、胸椎以及颈肩部等存在僵硬、麻木的症状。通常情况下, 可将此病分成不同的类型, 如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脊髓型等。对于此病的治疗, 一般是采取针灸、中药汤剂等方式, 但对于针灸治疗部分患者会产生恐惧心理。作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 治疗颈椎病减少了治疗痛苦, 患者易于接受, 并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门诊所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 男6例, 女4例;年龄21~44岁, 平均年龄34岁;病程最长36个月, 最短为3个月。类型:颈型4例, 神经根型4例, 2例脊髓型。 1. 2 影像学检查 对10例患者实施X线片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并明确为颈椎病;其中, 影响结果主要有椎间盘出现变性突出, 或颈椎一节及其以上发生骨质增生症状。 1. 3 症状、体征 颈椎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双肩酸且胀;颈部麻木, 有疼痛感, 且颈部脊神经所覆盖的区域基本相同;另外, 其表现还具备多样性, 例如有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血压高;有患者为手指麻木、颈部疼痛、恶心, 难以入眠;有的患者头肩部活动受到限制。 1. 4 治疗方法 在治疗时均应注意以下问题:如不可长时间仰(低)头工作, 睡觉使用的枕头其高度应适中, 且其中的填充物可以是黄豆、玉米等, 这种枕头的软硬度适中, 且变形性强, 能够依据患者的颈椎曲度进行调整;睡硬板床, 以防止颈椎持续维持不科学的姿势。 1. 4. 1 中药内服 葛根20 g, 当归、羌活、牛膝、骨碎补、补骨脂、菟丝子、鸡血藤各12 g, 川芎、白芍、熟地、独活各9 g, 红花、桃仁、防风、白芷、升麻、甘草各6 g。如眩晕者加天麻、钩藤各9 g;病程缠绵难愈者, 加全虫5 g;1剂/d, 水煎取汁, 分次服用。7 d为1个疗程。可连续3个疗程。 1. 4. 2 中药熏蒸 处方组成:伸筋草、川乌、草乌、透骨草、三棱、莪术、杜仲各20 g, 黑豆、寄生各30 g, 急性子35 g。熏蒸治疗前, 将本散剂倒入600~700 W的电饭锅中, 添加适量的水, 通常是2~2.5 L, 在将其煮沸以后, 将蒸汽置于所需治疗的具体部位, 开始熏蒸治疗。在此期间, 药液必须始终处在沸点。1次/d, 2 h/次, 临睡前熏蒸;在结束初次熏蒸之后, 药物依旧留在电饭锅内, 下一次治疗时在其中增加适量的水, 通常5 d服用1剂药, 而夏季则3 d服用1剂, 持续治疗3个疗程, 1个疗程为10 d。在熏蒸治疗时需注意, 皮肤有撕裂伤者、对药物过敏者、新鲜软组织损伤者不可使用该法治疗;而部分患者在使用该法前需慎重, 具体为妊娠期女性、高血压患者、皮肤瘙痒者以及局部炎症者等。治疗期间药液面和患处之间因保持适当的距离, 距离太远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太近可能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害, 较为理想的距离为80 cm。治疗初期(3~5 d), 大多数患者的病灶会出现一个膨胀的过程, 在此期间有憋胀感、疼痛感, 这是一个好的预兆, 因而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无需担心, 且不需要终止治疗;而针对疼痛难忍者, 可遵医嘱予以止痛药。 1. 5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判定。治愈:经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已经完全的消退, 颈肢体功能已经恢复正常状态, 且可进行劳动;显效:经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退, 时有轻微感觉发生;有效:症状、体征好转有时仍稍感眩晕, 颈部不适等症;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症状并未得到缓解。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 有7例患者治愈, 1例显效, 2例有效, 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 “痿证”, “肩颈痛”, “头痛”, “眩晕”等范畴。按照中医学中的“肾主骨生髓”, 再加上中老年人为此病的多发群体, 能够推断此病是因正气不足(肝肾亏虚, 筋骨失养, 气血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