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年古获新生,齐鲁文化耀光彩
千年古籍获新生,齐鲁文化耀光彩 摘要:《山东文献集成》拓展了山东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视野和领域,为山东地域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丰富准确的资料依据;展示了地域文化整理与研究方式方法上的新方向和新探索;彰显了齐鲁之邦勇于承担、开拓创新的文化气魄和山东学人孜孜不懈、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是山东地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山东文献集成;山东地域文化研究;编撰意义 齐鲁旧邦,历来贤者辈出,文献浩繁。诸如孔子、孟子、管子等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他们的著作和思想泽被后世,是山东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而构成山东文化大省形象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人所尽知的文化名人及他们的经典作品,也应包括无数先贤的佳构杰作。据王绍曾先生主编的《山东文献书目》和沙嘉孙先生的《山东文献书目续编》所载,从先秦到近代,山东历史上产生的著作就有一万种以上。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文献著述中,许多山东先贤遗著实属珍贵典籍,却因种种原因仅有稿本、抄本,深藏秘阁,流传不广,价值难得体现。又因年代的久远,文献载体已越来越不堪重负,濒临湮灭损毁之危境。对需要查阅它们的学者和研究者来说,因版本的珍贵和稀少,这些文献往往难得一见,或能可见,也难以形成复本保存,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为抢救刊印这些文献,使其价值得以充分利用,2005年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提出编纂《山东文献集成》的计划。山东省人民政府特批立项,成为山东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全书计划搜编山东先贤遗著1000种,主要以流传未广而又价值较高的稿本、钞本、刻本等为主,也包括外省所撰有关山东省的著述,汇编影印成一部大型丛书。《山东文献集成》第一辑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正式出版。《山东文献集成》的出版,将会弥补历史上一直缺乏“山东丛书”的重大缺憾,为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强省提供了一种标志性文献;并为山东两千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献作一总汇,从而为海内外文化学术界研究山东学术史、文化,史、发展史提供了大量内容翔实、底本精准的历史文献,为进一步全面而又深入地研究山东古代文化打下了深厚的文献基础。也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依托。 《山东文献集成》规划出版四辑,共计200册,约1.28亿字,卷帙浩繁,素以文史研究闻名于世的山东省第一学府山东大学承担了这一重任,彰显了齐鲁之邦勇于承担、开拓创新的文化气魄。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的全体同仁为之兢兢业业,更是体现了山东学人不避艰辛、孜孜不懈、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为了保证文献整理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山东文献集成》在书籍版本、版面处理上力求完美,除了稿本、抄本中的孤本,凡有副本者均采用最完整、最清晰的本子,用最先进的仪器与最精良的技术来处理版面,保证了页面的精美整洁。如清代辑佚家马国翰所辑《玉函山房辑佚书》,虽已有重刻本和依据重刻本影印的本子,但二者均有字迹模糊之处,而《山东文献集成》则采用马国翰的初刻本(山东省图书馆藏济南皇华馆白纸印本)重新扫描,印本完整而清朗,并且附有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章丘李氏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续补》十一种十四卷、《目耕帖续刻》二卷及光绪间蒋式撰辑《玉函山房手稿存目》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书后》三篇,为其它刻印本所无,从而使《山东文献集成》所收《玉函山房辑佚书》成为迄今为止内容最全、印效最好的本子。 《山东文献集成》为影印丛书,但编撰者所做工作绝非仅仅是复制文献,而是对人选的每一种文献都进行了繁琐而又细致的甄别考证,如搜集文献、版本鉴别与遴选、书名卷数的核定、作者及其籍贯的确认等等,辩证源流,校勘讹误,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准确依据。如《山东文献集成》第一辑所收录山东省博物馆藏《海岱人文》三十三种四十五卷稿本,旧题福山王懿荣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山东文献书目》亦作如此著录。但山东文献集成编委经过精心考证,发现集子中并无王懿荣任何痕迹,反而多见曲阜孔广拭亲笔补写的详细目录及大量题记,王献唐先生《双行精舍书跋辑存续编?十子诗略跋》、《双行精舍书跋辑存?藤梧馆金石题?集录跋)均有表明孔广拭编集《海岱人文》的记录,由此《山东文献集成》编者初步确定改书稿为曲阜孔广?蛩?编,而非王懿荣。但山东文献集成编委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又进一步考证了前人之所以产生讹误的原因,考《王文敏公年谱》,确有王懿荣编《海岱人文》的记载。年谱光绪十七年云:“公自本年始搜集《海岱人文》,九月,撰《海岱人文序》。”问本求源知天津图书馆藏有王懿荣《海岱人文册目》稿本二册,经考证确知,王懿荣之《海岱人文》所辑乃山东人书割、诗笺、简贴等内容,与孔广?蛩?辑《海岱人文》是书名相同,而内容不同的两部书。《山东文献集成》编撰者善于质疑、寻根求源的探索精神,表现了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