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新校注世家考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记新校注世家考略

史记新校注晋世家考略   摘 要:整理张森楷先生手稿《史记新校注》中晋世家篇,对其引用及创新情况进行整理,具体引用哪些著作哪位学者的条目及自己整理出的问题,均逐条落实,试总结出张森楷先生的《史记新校注》的研究价值。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史记新校注 晋世家 张森楷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我国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南朝刘宋裴?S为《史记》作《集解》,隋唐时,司马贞为之作《索隐》,张守节为之作《正义》。北宋以后,在《史记》的正文之下,都附有以上三家的注文。自宋以后,研究《史记》的著述增多了,较有代表性的有清代梁玉绳的《史记志疑》、崔述的《史记探源》、张森楷的《史记新校注》、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以及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的相关部分,都是重要的参考书籍。   ???森楷先生从1879年到1900年,撰写了《通史人表》296卷和《读史质疑》300多卷,并将其几度修订而成《廿四史校勘记》337卷,前后历时22年。后又将《廿四史校勘记》中的《史记校勘记》辑出,重新校订撰写而成《史记新校注》133卷。   顾颉刚先生说:“张森楷先生用了一生的力量作《史记新校注》,综合前人的古史研究,是一部很有魄力的著作。”笔者试从《史记新校注》中分析,对晋世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类总结。   《史记新校注》目前为手稿,尚未被整理出版,其中《三家注》为单行小字,《新校注》为夹行小字,自序曰:“此书范围以文字音读训诂及事迹为限,不涉及文法议论,唯体例间一及之。此书要点最重文字,虽片言只句皆必审视周详,不敢疏略;其音读训诂,则唯三家阙疑或谬误者,始为新注;事迹非有乖舛应加辨正,不辄妄为敷陈。”   其中晋世家篇,参考版本有王本、毛本、凌本、评林本、宋本、温本、湖本、合刻本、金陵本、殿本、索隐本及合刻本等十余本,共有注文301条,其中引用梁玉绳的《史记志疑》99条,引用张文虎的《史记及三家注校勘札记》42条,《史记考证》26条,《公羊传》6条,《谷梁传》1条,《黄氏日抄》2条,《左传》26条,《困学纪闻》3条,《说苑》2条,《水经注》5条,增补钱大昕注3条,王念孙注3条,杨先??注1条,景江锦注1条,王若虚注1条,郁离子注1条,段玉裁注1条,凌稚隆注1条,韩非子注1条。   一、文字方面   (一)衍文共12处,除去3条引用前人成果,另9条如下:   原文:“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新校注:「之」字可不用,似衍文。   原文:“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新校注:武公非号也,疑衍「武公」二字。   原文:“武公代晋二岁,卒。”新校注:此「卒」字,似衍。   原文:“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新校注:《左传》无「太子」字,案:「太子」字不当有误,衍文。   原文:“《正义》国语云:里克及邳郑使屠岸夷告公子重耳。”新校注:张文虎云:各本「岸」下衍「迎」字,告?F。吾考证据《晋语》改评林本作「屠岸迎夷吾公子」误,不可句,大谬。   原文:“齐桓公至晋之高梁而还归。”新校注:「还」「归」复用,当衍一字。   原文:“《集解》服虔曰:阳樊,周地。阳,邑名也,樊仲山。”新校注:仲山上原衍「也」「樊」二字,依金陵本删。   原文:“《索隐》徐云年表曰征。然按左传,文十年春,晋人伐秦,取少梁。夏,秦伯伐晋,取北征,北征即年表之征。今云?U者,字误也。征,音惩,亦冯翊之县名。”新校注:征县,汉置属左冯翊,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卅五里。云:「北征」,「北」字当衍。   原文:“以兵车八百乘与鲁、卫共伐齐。夏,与顷公战于?,伤困顷公。”   新校注:?公战败被困,则有之,然无「伤」也,「伤」字误衍。   以上为《史记新校注》所校,赵生群无。   (二)脱文共22处,有11处引用前人成果,另11条如下:   原文:“厉侯之子宜臼,”新校注:凌本「子」上有「之」字。   原文:“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新校注:「恐」上当有「重耳」二字,各本并脱。   原文:“从此五士,其余不名者数十人,至狄。狄伐咎如,”新校注:「咎」上当有「?Z」字,左传可证。   原文:“于是见之,遂以吕、隙等。”新校注:「等」下当有「谋」字。   原文:“《集解》得臣即子玉。”新校注:湖本、凌本「玉」下有「字也」二字。   原文:“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新校注:「军」下当有「实」字。   原文:“秋,齐、宋、卫、郑、曹、许君皆会赵盾,盟于扈,”新校注:《春秋经书》此会尚有陈?@,史误缺文。   原文:“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新校注:史诠曰:《年表》「乘」下有「纳??」三字,此误脱。   原文:“厉公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