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籍礼歌新探
诗经籍礼乐歌新探 内容提要:《诗经》中的农事诗实即一系列农事礼仪的仪式乐歌,其中,最重要的农事礼仪莫过于籍田典礼。考察《诗经》中的农事诗,作为籍田典礼的仪式乐歌的只有两首,即《噫嘻》和《臣工》,前者为籍田中发布开耕命令的乐歌,后者为耨礼结束时告诫农官的乐歌。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农事诗籍田仪式乐歌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4―5―11 周人是一个以“农德”为特色的民族①。他们的始祖后稷就是一个以农业才艺立身的历史人物,周人于公刘迁豳之后开始定居务农,从此把“农”视为立国的根本之一,《国语?周语》上云“国之大事在农”,《尚书?周诰》载周文王“即康功田功”,周公谆谆告诫执政要“先知稼穑之艰难”,反映了周人重农从一开始就是自觉的历史行为。这种历史性的“自觉”,一方面体现在包括从天子以至庶民的整个人群的农业实践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周人将“重农”的意识客观化为一整套农业礼仪,从而使务农具有一种契合天地自然、不言而喻的观念意义。也即,周人之于农业的特殊意义在于,他们重农不仅在意识形态的构建方面,而且体现在制度建设(礼仪)上;前人多重视阐发周人重农的精神意义,本文将着重关注这种精神的载体,即农业礼仪。而最能体现周人在农业上的礼仪构建的无疑是《诗经》中的农事诗篇。 《诗经》中的农事诗篇有《噫嘻》《臣工》《载芟》《良耜》《丰年》《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潜》《七月》等。考察诗篇的内容发现,这些诗篇乃周人农业礼仪制度的产物。诗篇所反映的农业礼仪主要有三种,即耕耘耨获时的藉田礼仪、收成时的报祭礼仪和尝新礼仪。本文首先来考察籍田典礼上的牙;歌。 一、籍礼的意义和礼仪内容 籍田典礼是周人将他们突出的重农精神客观化的礼仪制度,是最重要的农业礼典。其实,籍田之礼并不始于周代,它起源于原始社会集体耕作的制度,如解放后海南黎族还保存的“合亩”制即是如此;根据甲骨文记载,商人也出现了借民协作耕田的情况,卜辞“窈”字象三耒耜并行之状,卜辞有云“大命众人日窈田”,有人以为即藉田的前身。但是,无论是原始的共耕还是商代的“窈田”更多是实际的生产实践,而从周人开始,借民共耕的礼仪象征意义成为主要内容了。在周人眼中,籍田之礼不止于一种生产行为,而是一种生存姿态,只有坚持这一生存态度,才能合于天地自然、神灵百姓,《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宣王“不籍千亩”之后,虢文公道: 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回于是乎成……。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将何以求福用民? 可见,周王带头勤于籍田、劝民农业已成为整个生活世界得以和谐延续的源头,“农”由于“媚于神而和于民”而具有了神性色彩和天然的合理性。而承载和展现这种观念内涵和生存态度的就是周人一整套完整的农业礼仪,首先就是籍田典礼。西周前期的《令鼎》记载“王大褚农于祺田”,中期的《鼎》记载周王命“作司徒、官司奇莱田”,可见,籍礼确实行于西周时期。 《国语‘周语上》所载虢文公的言辞中详细地描述了籍礼的礼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部分:(一)行礼前的准备;(二)籍田之前的“裸鬯飨醴”;(三)行籍礼正礼,“王耕一瑶”,然后群臣按爵位次序、以三为倍数耕作,“庶民终于千亩”,完成耕作;(四)陈飨,天子尝之,庶人“终食”⑥;(五)稷官诫农和各级官吏徇农(即巡查农事),二者不仅在开耕之时,而且“耨获亦如之”,即除草、收获时也要诫农和徇农。 可见,所谓“籍田”,实际上是以周天子为首的各级行政官员象征性参与农事的礼仪活动。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官方以此指导和管理农事,如太史颁布天时的消息、农官“稷”指导农事等,所以,此礼其实也是颁布农事政令的场合。其二,行礼人员包括自天子以至庶民各个阶层的人,虽然实际耕作由庶民完成,但是它所强调的是执政者亲自开启农耕,尤其突出地宣扬周天子参与农事的重大意义,具有“寓政于农”的色彩。。其三,此礼的范围不止于开耕环节,还包括耨(除草)、获(收割)等农业生产全过程。由此可见,藉田礼仪实际上是周人一项常规的农业制度,包括政令的发布、耕作过程指导、行政监督等等,只不过周人是以礼乐的方式来实行这一制度。作为这一点的明证就是《诗经》中的籍礼诗篇。 二、《噫嘻》《臣工》为籍礼乐歌详考 《诗经》中有不少农事诗篇,涉及到籍礼的也有一些,如《载芟》中“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疆侯以;有噙其馇,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傲载南亩,播厥百谷”;《良耜》中“夏夏良耜,傲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