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清源 刀锋上行走人生
吴清源 刀锋上行走人生 2014年11月30日凌晨1时11分,当代棋圣吴清源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仙逝,享年100岁。他在世时,有一年,台湾围棋会要封他“棋圣”的称号,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在中国,“圣”这个字是非常崇高的,他担心将来自己的成绩若有退步,会伤害到这个“圣”字,所以不敢当。而现在看来,作为“棋圣”,他是当之无愧的。 我不懂围棋,但是,吴清源的大名早有耳闻。1996年10月,他的自传《天外有天》首次在大陆出版,我不仅读过,还在报纸上做过介绍。2002年,田壮壮导演要拍一部吴清源的传记片,邀请老人故地重游,并参加一些拍摄工作。那年的10月29日,吴清源先生一行乘飞机从日本东京成田机场飞赴中国北京首都机场。他在北京十余天,这期间,壮壮安排我参加了对老先生的采访。 那天媒体很多,环境有些嘈杂,询问之声此起彼伏,但老人家神态自若,并不显得烦躁,回答问题,有板有眼。记得有人问到他的身体状况,他很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身体很健康,主要是因为整天下棋,整天用脑。大脑健康,身体其他部位就不会有大问题,即使有点小问题,也容易解决。他说他现在88岁,还准备活到100岁呢。没想到一语成谶,他果然在100岁时离开了我们。有人喜欢把他的人生比作一盘棋,他既能参透一盘棋的结局,那么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一点参悟,也是很正常的,尽管我们还有“未知生,焉知死”的古训。 少年成名的天才 吴清源生命中的这一百年,始终和围棋厮守相望,其处境固然险象环生,万仞壁立,但依然能我行我素,不改其志,正所谓“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1986年10月,由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热心推荐,香港中文大学决定授予吴清源“荣誉文学博士”称号。典礼上宣读的《赞词》,就把“吴清源对围棋的颖悟和深情”,归结为“与生俱来的慧根宿缘”。“他从七岁接触棋子开始,就已深深沉醉在黑白方圆的奥妙世界中,自此如饥似渴,寒暑无间地钻研父亲所藏的古谱和购自日本的新谱,三四年后已在北京棋坛谋算露头角,十二三岁就步武过百龄、黄龙士等前代大师,成为一时无两的国手,甚至连当时水平远超国人的日本高段职业棋手来华,也都堪堪能够相敌了”。 吴清源成名之早,在百余年围棋史上鲜有能及者。他十一二岁便以“围棋神童”出入段祺瑞府邸以及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棋席,时贤都以惊叹和欣喜的目光注视这个天才少年。他十四岁东渡扶桑,在异国他乡开始其职业棋手的生涯,不久便以自创的“新布局”,迎战本因坊秀哉名人等日本围棋高手而接连获胜,开创了围棋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此后的二十几年里,吴清源横扫千军,超迈前贤,当代所有一流棋士在他面前统统铩羽而归,败下阵去,他则因此登上了“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尤其是那些被人们喻为“悬崖上的白刃格斗”的“升降十番棋”,更充分展示了他的过人才华与意志力。 然而,仿佛命运之神有意安排似的,与吴清源在棋坛上享有赫赫威名相伴相随的,是他在人生道路上饱尝的苦难和酸辛。文天祥在他那首著名诗篇中这样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似乎也是吴清源人生境遇的形象写照。他的年轻时代,就是在这种飓风浊浪中度过的,其颠沛流离,艰难曲折,有不忍言者。挣扎着走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身处敌国的他,不仅备尝战乱之苦,而且经常处在一种危难的境地,犹如在刀锋上行走一般,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为吴清源赴日留学而热心奔走的都是日本人。先是一位名叫山崎有民的日本商人,向日本围棋名家濑越先生(当时七段)通报了北京有个围棋天才少年的消息,并把吴清源与几位日本棋手对弈的棋谱送给濑越,引起他极大兴趣,曾经表示:“令人想起秀策(江户末期名人)的少年时代。”两年当中,为了实现吴清源徙居日本,他与山崎通信五十余次,并“向犬养木堂先生、望月圭介先生、大仓喜七郎先生等财、政界有钱有势的后援者周旋游说”,清除了赴日留学路上的所有障碍。1928年10月,吴清源在母亲和大哥的陪伴下从天津塘沽港上船,启程赴日。 那一年吴清源十四岁。在他行前大约四个月,刚刚发生了张作霖在回东北途中被日军炸死的“皇姑屯事件”,中日关系正处在极险恶之际,日本财政界大老出钱出力帮助一个中国少年赴日留学,很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诸多联想。吴清源的义父、前北京政府国务次官杨子安,想到中日关系的未来,也担忧他的前途,对他此行亦有所保留。但他的家庭在父亲去世之后已陷入困顿之中,只能靠变卖家里的东西勉强度日。因此,当有人告知在日本职业棋手可以过很好的生活时,他的母亲便斩钉截铁地做了决断,将一家人的命运都押注在小儿子的才能上。 棋局外的国籍之争 更为严峻的人生选择发生在八年之后。最初,吴清源作为濑越的弟子到日本,按照事先约定,两年之内,如果学习成绩不佳,就要打发他回国。这当然是他和他的家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