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写作几点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生态写作几点思考

关于生态写作几点思考   摘 要:从写作语言、作文素材、关注现实、抒发感情、读写结合等几个角度,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态写作,改变当下高中生“灰色写作”的不良文风,提出了参考意见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 生态 作文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48-02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GS[2013]GHB0789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桑进林(1969―),甘肃天水人,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张掖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作文教学之生态写作。   若干年前,顾振彪老师就已经举起了生态写作的大旗,强调要站在生命和谐的高度,进行生态写作。但从目前高中生的写作情况看,生态写作的效应并未形成,八股文写作方式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为了健全学生人格,扭转学生写作的不良文风,笔者以“高中生态化写作研究”为题,从具体操作层面进行思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规范表达,纯洁语言   当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途径众多,其中网络是他们的最爱。而网络语言以其生动、鲜活的魅力俘获了无数“粉丝”,青少年既是这些新词汇的创造者,也是使用者,他们有意无意地在作文里面滥用网络语言,请看下面的语段:   周末,读大学的GG(哥哥)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东,都系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那酱紫(这样子),偶(我)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肯德基、比萨饼、麦当劳)……   这样的语言,字母与文字夹杂,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表达了什么意思。北京四中的杜苹老师就认为:“网络用语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有好多网络语言,实际上是一些外来语汇,甚至有一些粗俗的话变成了英文字母的缩写,事实上,粗话就是粗话,不会因为变了形式就文雅起来。”[1]笔者认为,在高考作文中,将网络语言拒之门外,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至于网络语言未来走向如何,能不能融入语言更新的序列,高考作文没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充当“试验田”。   二、积累素材,突出“语文”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都非常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力图使文章厚实饱满,给读者留下“内容充实”的良好印象。但从写作实践来看,为数不少的学生只重视素材的“新颖”和“典型”,却忽视了素材的“语文味”,多多少少影响了文章的质量。相反,如果我们能从“中外著名作家”“中外名篇中的人物”“艺术方面的佼佼者”“历史故事”等角度积累写作素材,会大大增加作文的“语文味”。如山东省优秀作文《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选取英雄部落“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历史故事作为核心素材,别具一格,凸显大气。   有的学生很是喜欢使用“感动中国”人物的相关素材,在运用的时候,笔者也提醒学生,要想方设法运用其颁奖词来突出“语文味”。如何?的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这样的语言,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吗?   另外,要学会“剪裁”素材。写作时,很多学生往往把本子上记载的素材原封不动地搬进作文,这是不妥的。有时原始素材是一句话,需要扩展为一段文字;有时原始素材是一段文字,需要精简为一句话。作文时,要学会围绕中心用自己的话叙述,对材料进行选择,有所取舍,做一个“剪裁”高手。   三、关注现实,深邃思想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说当代中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但他们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间接地关注社会生活。笔者曾经命制过这样一道作文题:假如16岁没有偷自行车,韩磊就不会被送入工读学校……;假如22岁没有偷汽车,韩磊就不会被判处无期徒刑……;假如39岁没有冲动,韩磊就不会被判处死刑……这一次,偏偏他摔死的是一个没有机会选择人生的女婴……   这则材料来自于北京摔死女婴事件,笔者原本担心学生无话可说,出人意料的是,学生还是写出了一大批思想敏锐、分析深刻的好文章,还有几篇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正因为学生关注现实,经常进行“头脑风暴”,所以他们的思维逐渐成熟,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再狭窄。   四、抒发感情,贵在真实   当代中学生内心感情丰富,在他们的随笔中,随处可见涌动的真情。但在应试作文中,他们似乎变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看不出丝毫真情实感。他们的作文不是“因情而生文”,而是“为文而造情”,无病呻吟,带有浓重的表演色彩。学生写得痛苦,老师批改得更痛苦。   学生作文的另一误区是学生引用论据成风,甚至发展到不引用就不会写作,就难以凑齐800字的地步。2013年全国卷要求学生写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甘肃省为数不少的考生无比抓狂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