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只演一个人 终将消失特型演员.docVIP

一辈子只演一个人 终将消失特型演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辈子只演一个人 终将消失特型演员

一辈子只演一个人 终将消失特型演员   热播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让一个老话题浮出电视圈――特型演员。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里,没有采用一个特型演员,取而代之的是很多观众眼里的熟面孔,他们可能演过《还珠格格》、演过《蜗居》、演过《媳妇的美好时代》……他们以往的角色都是普通人,演过普通人再来演伟人,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影视圈,是不可能的。   模仿领袖惟妙惟肖   1928年,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在影片《十月》中,第一次采用特型演员塑造了列宁形象,尽管很多人认为,这个演员长得并不太像列宁,但从此,苏联电影中由特型演员扮演领导人成为惯例。这些演员把扮演领袖作为演员生涯的最重要任务,后半生几乎只模仿一个角色,演员鲍?瓦?史楚金无疑是其中一位表演天才。   1937 年 5 月,红军战士史楚金正在某部队礼堂排练小型话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和导演米哈伊?罗姆推门进来。他们来为即将拍摄的《列宁在十月》遴选特型演员。很快,史楚金凭借与伟人相似的外貌和出色的表演获得了两位主创的一致认可。   为了演好伟大领袖列宁,史楚金买来十几本关于列宁生活工作的书籍,没日没夜地阅读,从中仔细揣摩列宁怎样讲话,怎样微笑,怎样大笑,怎样走路,怎样吃饭,怎样与人握手……半个月后,他的模仿已经可以以假乱真。   由于史楚金精湛的演技,影片《列宁在十月》只用了 55 天就拍摄完毕,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看过影片后感慨说:“史楚金演得太像伊里奇了,我都被他迷惑了。”   从此,史楚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完全按照列宁的标准去做,晚上睡觉仿照列宁的睡姿,与家人聊天模仿列宁的口气……史楚金把自己变成了列宁的“影子”,深陷其中,难以自拔。1939 年,史楚金在拍摄影片《列宁在1918》时积劳成疾住院,不久便去世了,他成为第一位被累死的特型演员。史楚金去世后,苏联电影总局给予他很高评价,并称“由于他的英年早逝,‘列宁影片系列’再也无法继续拍摄下去,这是苏联电影事业的最大遗憾。”   领袖“列宁”之后,苏联电影圈最著名的特型演员是扮演斯大林的米哈伊尔?格洛瓦尼,他在相貌上与斯大林十分神似,因大型革命历史影片《伟大的曙光》一炮而红。上映前,电影被送到克里姆林宫审查,斯大林看过后良久没有说话,正在大家都紧张不已时,他说:“真没想到,我这个人还那么富有魅力!”从此米哈伊尔?格洛瓦尼成为获得斯大林本人首肯的专职特型演员。   在十年后的影片《宣誓》中,剧组为迎合斯大林,虚构了列宁临终前确定斯大林继任的情景。这让斯大林格外满意,特意召见米哈伊尔?格洛瓦尼。在斯大林的私人宴会上,米哈伊尔?格洛瓦尼身穿拍戏的大元帅服出现,说话也带有浓重的格鲁吉亚口音,举手投足都是斯大林风味,官员们吓了一跳,斯大林本人赞赏不已:“你算是把我研究到家了。”   1950年,在斯大林的建议下,米哈伊尔?格洛瓦尼被授予“苏联功勋人民演员”的光荣称号。然而仅仅三年后,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所有与斯大林有关的都被否定,格洛瓦尼的那些影片被打入冷宫,他本人也迅速被边缘化,郁郁而终。   在视频影像传播并不发达的五十年代,特型演员有其独特的生存空间,人们很容易把对领袖的崇敬投注在电影形象上,史楚金和格洛瓦尼的境遇完美诠释了那个年代领袖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分量。而在比邻的中国,在电影或舞台上演绎领袖,是被禁止的。   银幕上出现毛泽东   上世纪50年代,《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苏联电影在中国大放异彩,中国人头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见由演员扮演的政治领袖,这些演员的相貌和言谈举止竟和领导人一模一样。与此同时,国内的艺术作品则极力避免对领袖人物的正面描写,实在无法回避时,导演会通过环境、音响和色彩的渲染,用隐喻的手法表现。七十年代末期的电影《延河战火》中,毛泽东形象就是以窑洞窗口的红色灯光配以东方红音乐作为替代。   1979年的电影《大河奔流》第一次小心翼翼越过了影视作品的“领袖雷区”:在高亢有力的音乐背景下,毛主席悄然出现在黄河大堤,身后跟随几个人,大堤下戒备森严,主席对女主角李麦说:“李麦同志,请你来和我们谈谈黄河的情况好不好?”就是这唯一的一句台词,已经是巨大突破。   随着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相继离世,在艺术作品中扮演领导人成为可能。在《大河奔流》中扮演毛泽东的,是人艺的著名演员于是之,于是之的相貌当然不算与毛泽东相像,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型演员。1978年,国务院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下达通知,在全国全军范围内挑选适合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特型演员。   经过大海捞针式的搜寻,20 多位扮演毛泽东的入选者照片最终被摆在叶剑英的办公桌上,其中一张与毛泽东中年时代惊人相似,叶剑英简单了解后,果断在这张照片后面画了一个圈。这位被选中的毛泽东扮演者,就是日后为大众熟悉的特型演员古月。   古月原名胡诗学,时年41岁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