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型导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创新型导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摘 要: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对我们历史教师是多么重要。传统的教学导入时学生出现了审美疲劳,需要教师设计新型的教学导入。 关键词:传统导入 创新型导入 趣味教学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通过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精彩的导入能够迅速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对我们历史教师是多么重要。[1] 然而我们很多的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么是直接进入主题,要么是使用老掉牙的导入方法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出现了审美疲劳,试想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传统的历史导入对喜欢时尚和潮流的九零后来说,难免有距离感和隔膜。 一、传统的历史教学导入 1.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注意。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一般在那些理工科目当中应用较多。但对于历史科这种文字科来说,直接导入往往收效甚微。[2] 2.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指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设计有关问题向学生提出,以引起学生急欲所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导入方法,往往能够使学生一下子紧张起来,在实际教学中也能够迅速把学生的心引入课堂,但对学生来说,一直处于这种紧张的状态下又怎能真正的学的愉悦,学的轻松呢? 3.复习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可能是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最为频繁的一种导入方法了。对于片面追求历史的教学效果来说,这种方法是最实用的了。但我们当今的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不是追求简单的升学,而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这种教学导入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二、创新的历史教学导入 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找出适合自己的新路来,另辟奚径,找方法,找兴趣。教师有兴趣去教,教得轻松,教授自然。学生有兴趣的学,学得愉快,学的开心。今天的历史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再创造。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和情感。少不了风趣和幽默,历史知识好象枯燥无味,而教学艺术应使学生有滋有味,津津乐道去把握历史,学会知识。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时间经验,总结以下几种创新导入方法 1.广告导入 结合当前学生最喜欢看电视的特点,以及抓住九零后学生的喜好,运用电视当中精彩的广告词导入,是我在教学当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我在讲授“中国古代的科技”的内容时,采用了中央电视台一运动品牌的广告导入。 伴随着“我要飞得更高”的激昂旋律,多媒体屏幕上央视5套的一则广告映入同学们的眼帘:“一千年前我们一度领先,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现在,我们再度起飞。中国,勇敢做自己,361度。”学生们的第一反应是大笑,笑声过后,我向他们提供了如下问题: ①.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证明“一千年前我们一度领先”的表现。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主要内、外因有哪些?你能不能用相关史实说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先进的中国人做了怎样的努力? ③.“我们再度起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诗词导入 我们深知,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词汇量、精炼我们的语言。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让我们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能增强自己的文学基础,而且诗的韵律也可以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从而会不知不觉地加深对诗歌中有关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倘若我们历史课堂上,巧妙利用古诗词来导入新课,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如在讲授红军长征这一内容时,教师先说道:“在红军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以雄浑的笔触和凝练的语句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它和震惊世界的长征一起永垂千史,光照人间,这就是《七律 .长征》。”之后高声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由此导入新课,就很快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五十多年前红军长征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对联导入 对联又称楹联、联语、对子,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对联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入历史课堂是恰当和应该的,遗憾的是同诗词歌赋比较而言,有意地、主动地用对联为历史课堂服务的师生还为数不多。[3] 在讲授某一历史人物有关的史实时,可以选择相关的对联导入教学。比如讲授“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就可以采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对联导入新课;教授“古代中国的文学”时,可采用赞美杜甫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种对联导入,既能把学生引入课堂,又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考真题政治题目及答案.docx VIP
- 大家的日语(第二版)(初级)2(第26-50课)习题解答.pdf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甘肃-甘肃电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5卷版).docx VIP
- 2018寒假托管招生广告.docx VIP
- GB55020-2021《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 精品.pdf VIP
-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课件.ppt VIP
- DB37∕T 3489-2019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解读《GB_T 4340.2-2012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docx VIP
- 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pdf
-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