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飞到袁崇焕看历史偶然与必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岳飞到袁崇焕看历史偶然与必然

从岳飞到袁崇焕看历史偶然与必然   [摘 要]历史上有太多事情发生的先后时间,地点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又是充满着一言难尽的相似性,岳飞与袁崇焕的历史遭遇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那么,究竟这看似偶然的历史现象背后是什么必然原因呢,本文将从对立面的少数民族政权兴起时的民族政策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关键词]偶然;必然;民族政策;影响   引言   满(女真)族,作为中国境内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一支独秀的特殊地位,它是唯一一个先后两次入主中原,建立长达百年的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也是唯一一个真正从东北兴起并发展壮大并建立封建国家的民族。但是作为一个相对于汉族的落后民族,满(女真)族在它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随着扩张版图和处理事务的复杂化程度不断加深,它对待其他民族的政策也发生着变化,但是变化不是完全主动的,有时候也是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被动的变化。   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我们先看一下岳飞。公元1122年,童贯被辽军击败,年仅20岁的岳飞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敢战士”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史书记载:“真定府路安抚使刘?募敢战士备胡,先臣首应募。?一见,大奇之,使为小队长。”(1)公元1127年金兵攻克北宋都城,俘虏了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继位,史称南宋高宗,时年25岁的岳飞上千言书以表忠心,却换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批示开除军籍。但岳飞报国之心不灭,又转投宗泽帐下,经过十余年的打拼,终于集结北方起义军组成了当时著名的“岳家军”。岳飞先后两次北伐,收复大片失地,又攻打由金人扶持的伪齐政权,取得大胜,公元1140年,完颜兀术发动政变,掌握了当时金朝军政大权,发兵大举攻宋。宋高宗不得已派人请回因反对和议而在鄂州备战三年的岳飞。岳飞立即出兵,配合韩世忠等诸将将金兵主力渐渐包围在汴京四周的地区内。当时完颜兀术得知岳飞所在的郾城兵力空虚,果断派出王牌部队“铁浮屠”意图消灭岳家军的指挥中枢,不想被岳云等大破“拐子马”。郾城大捷后,岳家军乘胜追击大破十万金兵,一直打到开封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完颜兀术落荒而逃,准备撤出开封北渡黄河。   再看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时年三十六岁的袁崇焕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邵武知县。而这一年,远在辽东的努尔哈赤率领八旗铁骑,击溃了明朝的十万大军,史称“萨尔浒大战”彻底改变了辽东地区的攻守。“萨尔浒一战,使明之国势益削,我之武烈益扬,遂乃克辽东,取沈阳,王基开,帝业定。”(2)因为当时明朝在编只能有20位总兵官,到天启2年(1622年),15位已经战死辽东,这时刚刚调任兵部司方主事的袁崇焕却单骑阅塞请缨出关。史书载:“时广宁失守,王化贞与熊廷弼逃归,画山海关为守。京师各官,言及辽事,皆不敢任。”(3)袁崇焕出关后驻扎在宁远,得到了当时的帝师孙承宗的大力支持,打造了一条从锦州到山海关的防线,努尔哈赤因此整整四年不敢轻举妄动。“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4)但是由于明朝后期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作乱,排挤了孙承宗,改任对战争一窍不通的高第经略辽东,辽东形势急转直下,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立刻尽起八旗之兵誓要攻破山海关。袁崇焕临阵抗命,没有理会高第的撤退命令,独自率领八千士兵守卫当时的塞外孤城宁远。凭借着优秀的指挥才能和先进的西洋火炮,大败努尔哈赤。“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5)初出茅庐的袁崇焕一战而胜纵横沙场四十四年未尝败绩的努尔哈赤,使当时的辽东形势为之一震,袁崇焕也因此成为了辽东巡抚而努尔哈赤也在宁远大战后不久病死。原本以为可以缓过一口气的明朝却迎来了后金继任大汉皇太极发起的战争。皇太极先是在1627年正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朝鲜,一直打到平壤城下,逼迫朝鲜国王签订合约,再是迅速出兵包围锦州,攻打宁远,但是相比上次孤军奋战来说,这次袁崇焕有充分的砝码来和皇太极周璇。经过几轮激战,皇太极被迫撤退。“攻锦州城南隅,因城壕深阔,难以骤拔。时值溽暑,天气炎蒸,上悯念士卒,乃引?还。”(6)当然这是很体面的说法。旧满洲老档的记载比较直接“此次攻打时,兵士死亡很多,大军遂还。”(7)袁崇焕和孙承宗苦心经营的关宁锦防线初见成效,正应了袁崇焕离京时写下的那首《边中送别》: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以上两个史实都发生在满(女真)族政权的新生时期,按照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说,一个新生的民族政权亦或是新生统治阶层,但是同样的一个民族的政权,同样是兴起的上升时期,却同样的遭到了一股逆流,虽然说时代与英雄向来是争论不休的内容,但是这个逆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