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手拉小手 开启乡村孩子音乐梦想
大手拉小手 开启乡村孩子音乐梦想
3把古筝、17个葫芦丝、20张纯真的笑脸……在湖州市良友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古筝独奏《渔舟唱晚》的悠扬音乐响起,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仔细地盯着“老师”的每一个弹奏动作,进入了音乐世界。
2013年暑假,湖州师范学院发起暑期微创业活动,通过创业活动赚取公益基金,为良友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古筝和葫芦丝。“老师,这些乐器是送给我们的吗?谢谢哥哥姐姐们,我们以后可以学习乐器啦!”小心翼翼地摸着新乐器,孩子们笑得特别开心。
良友学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相比公办小学,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师资源也较稀缺。“孩子们都特别喜欢音乐,但我们满足不了,师资和器材都配不上。”良友学校郑校长介绍,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也没有钢琴、手风琴等音乐器材,连专业音乐教师也没有。平常的音乐课只能说是唱歌课,就是老师教学生唱歌,没有五线谱,没有乐器伴奏,教一句唱一句。
和良友学校一样,由于条件有限,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在专业师资力量上捉襟见肘,“没乐器、没人教”成为了学校和孩子们的烦恼。然而,即使没有乐器伴奏,也没有五线谱,孩子们依然唱得开心起劲。
灿灿跟着打工的爸妈到湖州已经4年了,从小就能歌善舞的她特别希望拥有一件乐器,可是她把这个愿望深埋在心底。她说:“爸爸妈妈打工赚钱很辛苦,我不想让他们多花钱。”当被问起最想拥有的乐器时,她想了半天才说:“大琴很贵的,口琴和长笛好像比较便宜。如果我学会了吹口琴,晚上就可以吹给爸爸妈妈听。”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农民工子弟学校缺少音乐老师和音乐器材,更有很多拥有音乐梦想的“小候鸟”,碍于学校办学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只能把艺术梦想放在心底。
然而,在同一座城市里,有一些乐器却“沉睡”已久。“女儿说要学吉他,结果买好乐器,她学了两三次就不学了,现在这把吉他就放在书房的角落里积灰尘。”家长陈女士说,“除了吉他,我还为女儿还买过长笛、二胡,都没用过几次。”而且,和她们家有同样情况的不在少数。
有人弃之不用,有人求之不得。在寒冷的冬日,“爱心列车”将为热爱音乐的农民工子弟再次出发,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送上温暖。“唤醒‘沉睡’的乐器”公益活动已经正式启动,如果你家里有正在角落里“沉睡”且能完好使用的乐器,不妨慷慨捐献,来帮助“小候鸟”们圆艺术梦想。
鹿鸣小学
山里娃的特殊音乐课
2013年12月12日下午2时40分,清亮的下课铃声回荡在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的山林间。鹿鸣小学七里校区热闹起来,五六年级的孩子手拿竖笛,冲出教学楼,欢快地跑过操场,奔向音乐教室。
教室里,余国强老师面带微笑,和蔼地看着一个个气喘吁吁的孩子陆续跑进教室。来不及站稳,大口喘着气,孩子们就先喊一声:“余老师好!”几个淘气的孩子,口含笛嘴,深吸一口气,“呜”一声吹一个长音,以此平息喘气。
余国强曾在衢州婺剧团工作,有40多年的器乐演奏和教学经验。去年9月,衢州通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七里小学的每个孩子买了一根竖笛,并与余国强签下一份协议,今后3年,他教孩子们吹竖笛,每周去4天,每天两节课。
看孩子们调整得差不多了,余国强收起笑容:“好,开始练习!”3个孩子在黑板前迅速敲起大小军鼓。和着鼓声的节拍,站成5列的孩子们,指按笛孔,??始吹奏音阶1、2、3……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如此循环往复,节奏由缓到快。
一会儿,孩子们开始有些接不上气了,有的偷偷把嘴移开换气,有的暂时咬住笛嘴不吹充数,还有的闭目、耸肩、抖腿、左右摇摆,以继续坚持费力的练习。一滴一滴的唾液,如汗珠般从竖笛底端掉落在他们的脚前。
余国强走入队伍中纠正孩子们的姿势,转了一圈后笑着对记者说:“练习比较乏味。学生们学了快3个月,也能演奏三五支曲子了,但我不要求他们曲子吹得多好。现在就是给他们打基础,把气练好,培养音准和节奏。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后换学其他乐器就容易了。”
没有专业的音乐和美术老师,鹿鸣小学的125名孩子艺术素养极度欠缺,这正是余国强受聘到学校任教的原因。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常常能听到大自然高山流水的美妙声音,却不知道如何欣赏和感知律动的音符。
约半个小时后,枯燥的音阶指法练习终于结束了,孩子们开始演奏简单的练习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大家的劲头又足起来了。悠扬的笛声从教室飘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飞过山梁。
练习结束,孩子们准备散去,接下来的一堂课是二、三、四年级的孩子上的。我拦下一个孩子问:“不停地吹,是不是很无趣?”这名五年级的小男生绽开笑容大声说:“不无趣!刚开始学不会的时候觉得很烦,现在我们最喜欢上竖笛课!”
其余孩子围拢过来,纷纷抢着表达对音乐课的喜爱。“以前我们没有音乐老师,音乐课都不上。”“放学后我都会自己再练半小时。”“我想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