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梁切除术中可调节缝线应用疗效观察
小梁切除术中可调节缝线应用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39例(45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23只眼)和对照组16例(22只眼),研究组行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前房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8.7%,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6.9%,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可使术后前房迅速形成,减少浅前房发生率,还可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从而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调节缝线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djustable Sutures in Trabeculectomy ZHU Xue-chun,LI Xian-feng (Changsha City Center Hospital,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djustablesutures in trabeculectomy.Methods39 cases (45 eyes)of angle-closed glaucom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23cases (23 eyes) in study group wereperformed conventional trabeculectomy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djustablesutures and 16 cases (22 ey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performed conventional trabeculectomy.Follow-upvisits were done to observ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anterior chamber depth andfiltering bleb.Results The intraocularpressure of both groupsdecreased obviously after surgery,in the 6th month postoperation,the ocularpressu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P 2.3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比较从表3可知:研究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6.9%,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文献报道,青光眼致盲率为19.63%,青光眼类型多样,其中以闭角型青光眼最为常见,占所有青光眼病例的79.60%~86.13%[6]。 青光眼治疗方式有多种,手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小梁切除术是治疗中晚期青光眼的常用方法,该术式是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组织以及Schlemm管的一段,使房水经结膜滤过泡引流至结膜下,从而使眼内压降低至目标眼压,达到保存现有视功能的目的。显然,术式中合适滤过量的建立至关重要,而这主要取决于术中巩膜瓣缝合的松紧程度,缝合过松,出现房水滤过过强,容易引起低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缝合过紧,则房水滤过过弱甚至不滤过,此时前房虽然易于形成,但房水流出阻力大大增加,相应的易于导致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积聚于滤过道,使滤过泡愈合加速,从而难以形成功能性滤过泡[7]。因此,如何达到一个合适的巩膜瓣缝合松紧程度一直是眼科临床工作者致力研究的一个热点。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其方法是在小梁切除术中采取一松一紧的缝合,即巩膜瓣两后角的固定缝线要松,而可调整缝线要紧,这样操作不仅使得术后可立即形成前房,而且在可调节缝线拆除后有通畅的引流空间,从而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至于拆线时机的选择,多根据术后裂隙灯下观察的前房深浅、滤过泡的形态以及所测得的眼压情况来决定,一般选择术后4~14d内拆除缝线,因为结巩膜伤口在2w或更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