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分析地有效数学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学情分析地有效数学教学

基于学情分析的有效数学教学 浙江教育学院 吴卫东 电子邮件:wwd@zjei.net 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三次班会) 十二年前。我开了个精彩的主题班会。 “有个孩子到饭店,用父母的血汗钱点了一大桌子菜,可他守着不吃不喝。服务员劝,父母劝,谁劝也不吃!饿着肚子离去。请评议。” “傻瓜——”学生们哄笑。 我不动声色:“这孩子买了车票,却不上车,跟着跑。” “傻瓜——”学生们大笑。 我也笑了:“他买了新衣,撕成一条条扔掉。” “傻瓜——”学生大乐。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做出沉痛状:“有个孩子,将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了学费,买来书本,却整天胡打乱闹,不好好学习,浪费时间。” “傻——瓜!”同学们回答得很沉重。 我脸上“苦大仇深”,心里却乐开了花。   六年前。我踌躇满志地将这个主题班会搬进了三年级四班。   “有个孩子点了一桌子菜,可守着不吃不喝,饿着肚子离开。请评议。” “减肥呗——”学生们不感兴趣。 我扶扶眼镜:“他买了车票,却不上车,跟着跑。” “锻炼呗——”懒洋洋地回答。 我勉强笑笑:“买了新装,撕成一条条扔掉。” “烦呗——”有气无力地回答。 我不再迂回,直奔主题:“交了学费,买来书本,不好好学习,整天胡打乱闹。请评议。” “¥^&*”似是而非的回答。 “什么意思?”我指名经常不交作业的张朋作答。 “可能想当大款,或歌手,嘿嘿。”张朋挠着头皮…… 今天,我怀着异样的心情,在三年级六班开了这个班会。 “有个孩子点了一桌子菜,可守着不吃不喝,饿着肚子离开。请评议。” “派儿——”学生们兴奋起来。 我扶扶眼镜:“他买了车票,却不上车,跟着跑。” “帅呆——”学生们手舞足蹈。 “买了名牌服装,撕成一条条扔掉。” “哇噻——酷毙啦!”学生拍桌子擂杌子。 我晕。干脆直接点题:“交了学费,买来书本,不好好学习,整天胡打乱闹……” “耶——新新人类!”异口同声的回答。   我的眼镜跌了下来。 为什么探讨有效教学? 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禁锢思维(女儿的暑假作业) 压抑个性(划正字的思考) 摧毁自信(你实在是太笨了) 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基于学生的学习“三点” 选择有价值的学习材料 采用针对性的学习方式 运用发展性的即时评价 达成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起点 生活经验(角的初步认识) 直觉体验(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积累(梯形的认识) 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以哪些学生的起点为标准? 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难点(通过错误表现) 与直觉经验不同之处(三角形的高) 容易混淆之处(角的周长) 负迁移之处(三角形的内角和) 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魏巍) 前一天刚学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全班45名学生掌握情况挺好。今天将要研究“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刚一说完课题,许多学生说:“噢,简单,不就是在原来基础上加一个数吗?”“方法应该一样”…… 于是我在黑板上快速板书出三个数:12、8、16,要求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大约3分钟后,发现44名学生答案相同:96。只有一名学生答案不同:48。 当看到这位同学的答案时,全班顿时炸开了锅:“我们有44人答案一致,只有她不同,肯定她错了。”“她平时数学成绩一般,我们班几个数学尖子生都不是这么做的,她肯定不对”“昨天学的方法中我们知道,要把两个公有因数全部找出来,之后将公有因数、独有因数相乘,乘积就是最小公倍数,那么今天也应该一样。而最后一次寻找公因数中,‘2’不是‘3、2、4’的公有因数,所以不应该取出来……” 学习的差异点 起点差异 直觉差异 思维差异 《吨的认识》(江萍) 课开始导入部分,为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对话: 师:你们知道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吗? 吨;1吨=1000千克 师: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呢? 生1:我们班的大胖子大概重约“1”吨;(全班大笑) 生2:我认为教室里一台电视机的重量大约是1吨; 生3:电视机太轻了,我认为一座泰山的重量差不多是1吨; 生4:哇—噻!不可能吧! 生5:一头大象的质量差不多是“1吨”。 《厘米的认识》(俞正强) x x比x x长( )? 学生: x x比x x长一些; x x比x x长一点; x x比x x长半个头; x x比x x长一只手; x x比x x长1厘米; 请同学们给这些回答分分类? 同学们喜欢哪一个回答为什么? 是否有效很复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差异。 有价值的学习材料 预设性与生成性两大类(性质) 文本材料与操作材料(形式) 例题与练习(方式) 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理解有价值?(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符合教师教学风格的、具有数学结构的、富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