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地二轮复习教学策略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图6 图7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2017年11月20日 ~ * 事实上事实上 从地理位置的功用方面入手,揭示自然地理位置向人们展示出地理事物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如湖北的自然地理地理位置使其气候温和湿润、河湖众多、对外交通便利等的优越性的评价。 空间位置的优劣评价 * 地理位置能够表征人文功能,地理位置能够将客观世界与人们主观需要发生不谋而合,从而表征独特的区位优势。这是我们对地理位置优劣评价的基本思路。 地理位置影响交通发展;地理位置影响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影响政治中心的选择。如石家庄、雄安新区。 空间位置的优劣评价 * (二)增强空间格局观,归纳概括区域特征 ◆地理空间格局指地理事物、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 ◆把握地理空间格局观,提高分析概括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是形成“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与描述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根据地图进行区域定位; 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类型、特征、分布; 以地形、气候要素为基础,确定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特征; 以自然地理要素特征为基础; 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概括与描述区域地理特征。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 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地形特征: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 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 ④特殊地形地貌(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 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 ? *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3.区域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和气候类型分布 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 ③降水特点 (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 ④光照状况 ⑤气象灾害。 *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4.河流特点: 水系特点:①河流长度、流向 ②流域面积 ③ 支流分布 ④河网密度 ⑤落差。 水文特点:①流量及季节年际变化 ②汛期 ③含沙量 ④结冰期、凌汛 ⑤水能 ⑥流速 ? *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5.植被、土壤特征: 植被:①类型 ②水平分布规 律 ③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土壤:①类型 ②分布 ③特点。 ? *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6.自然资源: (1)农业自然资源:①土地资源 ②气候资源 ③水资源 ④生物资源等。 (2)工业自然资源:①矿产资源 ②能源 ③水运与水能 ④土地资源 ⑤生物资源。 ? (3)旅游资源:自然旅游景观、人文旅游景观。 *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三大产业的比重农林牧渔比重;林果和经济作物比重等)。? 经济发展方式(如:杀鸡取卵式还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通常第三产业比重高,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低的地区经济更发达。 ? *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2.区域农业特点: ?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商品率 ③规模 ④机械化程度 和劳动生产率 ⑤科技水平 ⑥农业经营方式 (小农经营或家庭大农场或国营大农场或大牧场经营, 粗放经营或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或资金和技术集约);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产品、 林产品、水产品等。 ? *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3.区域工业特点 工业部门结构(如重工业为主或电子工业为主)、 工业投入要素特点(如单位产值投入劳动力多)、 工业分布(如日本传统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 岸)、对外依赖程度(如日本原料及市场对外依赖 程度高)、工业地位(如新加坡工业在其国民经济 中占绝对优势)。 ? ? *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4.区域交通特点 ? ①主要交通方式及其区际联系的方向; ②交通线路密度; ③综合运输状况;? ④交通位置(枢纽、“十字路口”) *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5.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面状分布——平原密集,沿海密集; 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交 通线分布;等等。 ?? * (三)树立空间功能观,探究区域条件与发展 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断发展变化,地理区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应当通过案例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动态观点,评价分析区域条件与区域发展方向的能力,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的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6D105-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pdf VIP
- 院感质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 .docx VIP
- 中国输液袋外包装膜袋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HLSG系列湿法混合制粒机的结构改进与技术创新分析 .pdf VIP
- Q_GDW 1564-2014 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PDF VIP
- 2025详解留置导尿护理指南.docx VIP
- 七年级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数学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月考试卷).doc VIP
- 2025年文化旅游娱乐业统计口径.docx VIP
- 新集二矿毕业设计论文.docx VIP
- 纸面石膏板技改项目节能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