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物试题分析及2018届备考策略
五、 实验能力 1、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能力。 2、灵活使用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过程的操作能力。 4、观测、记录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5、能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根据所给的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一、 理解能力 第三部分: 1、 怎么讲的问题:创新——过程和方法的创新 基础能力提升:平抛运动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x) 竖直方向(y) 实际运动 其它结论 加速度 0 g g竖直向下 1.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 3.轨迹方程: 速度 v0 gt 位移 v0t gt2/2 1、 怎么讲的问题:创新——过程和方法的创新 方法创新 v0 y x θ g vx= v0sinθ - gcosθt vy= v0cosθ + gsinθt x= v0sinθ t - gcosθt2/2 y= v0cosθ t + gsinθt2/2 1、 怎么讲的问题:创新——过程和方法的创新 v0 h x 1、 怎么讲的问题:创新——过程和方法的创新 2、 方法教学问题:是“渗透” ,不是“讲授” 渗透式教学具有两个特点: 一、要系统布局,不断重现深化; 二、要在不同的情景中,不同的形式下,用同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方法教学的过程:感悟积累,抽象概括,熟练强化,变通拓展 3、 教学反馈的问题: 一、课堂上的反馈:对学生的了解;问题设计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课后的反馈;作业批改(关注后三分之一、书写差、思维毛糙的学生);关注两头的学生、每周带着至少一个问题和笔记本(改错本)和我见一次面 1.难度和份量影响训练效果。 2.注重研究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3.追求有价值的难度因素与学生所处的阶段相匹配。 4、 练习题的难度和份量的问题: ①题目文字表述转化为物理情景; ②把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条件; ③要考的物理规律使用条件对本题情景的适合性; ④根据已知条件选用所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⑤反思答案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 ⑥讨论答案的多种可能结果等。 4、 练习题的难度和份量的问题: 【答案】(1) ;(2) 【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25.(20分) 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1)(5分)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答案】BCE 【考点定位】机械波的传播 (2)(10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表示光轴(过球心O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i)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ii)距光轴R/3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 【答案】(i) (ii) 如图,从底面上A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入射角为i,当i等于全反射临界角iC时,对应 【考点定位】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三套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1)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考查,起点有所降低; (2)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较高;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4)注重基本物理模型的考查; (5)注重实验原理和方法考查; (6)最后一个选择题较难,最后一个计算题入手容易深入难; (7) 突出对能力的考察 体现了三个有利 (1)有利于高校选材 (2)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学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德阳市高中物理陈金钟名师工作室:陈金钟 第二部分: 一、 理解能力 1.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 ★ 物理概念:例如:交流电和简谐运动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 物理规律:例如:动能定理、楞次定律、变压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三人员考试题库.doc
- 2017年2月高考讨会实用文阅读.pptx
- 2017年专业术人员在线学习平台公需科目大数据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doc
- 2017年中级执法资考试模拟题.doc
- 2017年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沟通与协调能力》.doc
- 2017年中级济法试卷.doc
- 2017年中考物理学作图题.doc
- 2017年二级建师考试试题.doc
- 2017年二级建造师《建设程施工管理》考试试题.doc
- 2017年全县菜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doc
-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评析及208届高三物理复习策略.ppt
- 2017年高考理综学试题分析及2018备考建议.pptx
- 2017年高考理综化(全国I卷)试题分析及命题.pptx
- 2017年高考理综课标全国卷试题评析与2018年复习备考指导策略(201712月).ppt
- 2017年高考理(全国1卷解析卷).docx
- 2017年高考研讨《201高考历史分析报告》.ppt
- 2017年高考研讨《近年来考生地理题作出错主因分析及克服对策 》 - 副本.ppt
- 2017年高考背景下浙江高中学校的变革行动.pptx
- 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与指导及208高考英语备考研讨.ppt
- 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解读及218年二轮复习备考策略.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