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乘东方快车AST联想在此掘得第一大桶金.docVIP

曾乘东方快车AST联想在此掘得第一大桶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乘东方快车AST联想在此掘得第一大桶金

曾乘东方快车AST联想在此掘得第一大桶金   鲜花烂漫,掌声热烈。公司高管频频举杯力图营造出一个欢乐的气氛,但AST公司老员工眼里闪烁着泪花,伤感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这是1997年9月2日,AST在北京举行“共创未来”庆祝酒会,向业界全面介绍三星电子并购AST过程及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时为AST主管亚太区的高级副总裁朱薰宣布:AST在中国将重新夺回“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而在世界范围内,将重新向“世界PC业五强”发起冲击。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目标最终化成了泡影。   芝麻开门的东土   AST成立于1980年,中文名是虹志。公司三位创始人中有两位是华人,一个叫黄朝虹,英文名Albert Wang,一个叫袁志坤,英文名Tom Yuen,“虹志”便取自这两位华人的名字。第三位创始人为桂颂飞,英文名字为Safi Qureshey,是巴基斯坦人。AST取自三位创始人英文名字的首字母。AST起初生产内存扩充卡,1986年起开始转向生产PC。   1985年10月17日,英特尔386处理器发布,但PC领域的龙头IBM一直在286打转,没有进军386的迹象。因为IBM当时正在内部开发自己的286,因此不愿意接受英特尔的386。IBM的拒绝对英特尔当然是个重大打击,但这种挫折感很快传递回IBM,因为英特尔转而扶持兼容机厂商生产386电脑,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康柏,而转向PC的AST无疑也搭上了这班快车。   “没有什么比时机成熟的理念更强大了。”这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句话。   AST自1987年开始尝试进入中国市场,次年就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应该说AST成立不久,就将目光投向勃勃兴起的中国市场,是有着谋全局的战略视野。   此时的中国市场,虽然已有长城电脑的小荷崭露尖尖角,但其较低的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国人追求洋品牌的心态此时正烈。一时间它成为国内销售商争相代理的对象。   “当时,中关村一半以上的公司都在卖AST。”后来曾任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副总裁的赵威说,方正的PC团队做起初也是代理AST,成为AST PC中国最大的代理之一。   而日后成为中国PC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并左右世界PC市场格局的联想,在当时其业务重点也是代理国外品牌。在PC方面,他们的合作伙伴就是AST。联想利用其在香港的合作平台,不仅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AST,还作为总代理给国内其他代理商供货,联想香港平台一度几乎垄断了AST在国内的市场。联想还给AST电脑装配了联想汉字系统,这种当时少有的杀手锏,推动了AST电脑在中国市场上的旺销。   联想公司创始人柳传志回忆:“AST好卖得不得了,张立基(联想香港AST代理业务负责人)他们狂得不行,所有的人都求他们。直到1992、1993年,康柏都被AST压在底下。”在东方这片热土的滋养下,AST的业务蒸蒸日上,到1993年,公司全面转向PC制造业务,当年的年营业额做到了25亿美元,一跃进入世界PC业前五名,并成为“幸福500家”企业之一。AST公司上下开始洋溢着有些轻慢的欢乐气氛,其紧盯中国市场的目光开始变得游移。   风暴下的绿洲   1990年,AST花巨资收购了Tandy公司的PC制造部门,想提升制造能力,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它制定了快速登上世界PC业前三名的目标。这个战略布局没有问题,可是交易完成后,董事会进入了漫无休止的人事重组之中。   此时,AST的竞争对手正虎视眈眈。康柏感觉到486电脑销售大潮的来临,于是打出低价竞争的第一枪,降价幅度达30%以上。   AST对这一轮销售热潮虽有所感觉,但高层陷入内部重组纠葛中,应战仓促。他们被迫跟着调低价格,由于花巨资并购的Tandy的PC制造部门与AST整合不充分,产能跟不上销售的步伐,AST销售人员处于无货可卖的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消费者直奔康柏而去。面对销售部门带来的巨大订单压力,AST制造部门加速采购英特尔486 CPU芯片,赶制486电脑,而没有理会英特尔奔腾(Pentium)芯片研发进程和评估其推出后的影响。当时,刚问世的奔腾处理器体积偏大,速度也不够快。这让许多厂商初期对它的发展前景看淡。   当AST 486电脑大批赶制出来时,已将自己的486电脑库存消化完并在市场上已大有斩获的康柏,转而配合英特尔针对奔腾的宣传攻势,向大量消费者灌输“买奔腾,过圣诞”的观念,AST的486电脑的市场需求被迅速冻结。   “暗雪迷征路,寒云隐戍楼。”1994年3月,AST账面出现赤字,大批486电脑积压在仓库中,沉淀了大量宝贵的资金。   AST经受的此轮风暴也波及到中国市场,据《中国计算机报》当年的报道称,在海淀怡宾楼旁边经营餐饮的一位商人,把自己花费十年时间挣下来的100万元买了一批AST电脑。当他从老家过完春节回到北京后,发现那一批存在库房里、原指望 “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