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影响.docVIP

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影响.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影响

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影响   [摘要]随着真菌感染日渐增多,白念珠菌的防治成为当前抗真菌感染的重点。该研究拟探讨中药单体穿心莲内酯(AG)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的影响。实验以微孔板结合医用导管片构建白念珠菌生物膜模型,分别通过XTT减低法和平板法发现1 000,500,250 mg?L-1AG 能不同程度的影响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细胞的活性;以扫描电镜观察导管片残余生物膜形态结构,发现1 000,500,250 mg?L-1AG能剂量依赖性的诱导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分散,且分散出的细胞以酵母相为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发现AG使HSP90表达上调,使UME6和PES1表达下调。该研究表明AG能一定程度的诱导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   近年来,白念珠菌作为条件致病菌所引起的真菌感染病例日益增多,其致病性与形成生物膜密切相关,而后者是导致其高度耐药性和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生物膜成熟周期包括黏附、形成微菌落、释放胞外多聚物、形成成熟稳定的三维结构及后期生物膜细胞的分散(dispersion)等阶段,而从生物膜上分散下来的细胞易造成菌细胞定植至新的部位,造成感染的播散[1]。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G)是从穿心莲的全草或叶中分离的二萜类化合物,有较显著的抗细菌、真菌和肿瘤效果。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中药单体AG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体外白念珠菌的黏附以及介导白念珠菌凋亡[2-4]。为较系统地研究AG对白念珠菌生物膜整个发育周期的影响,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考察其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干预的效果。   1 材料   1.1 菌株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SC5314,由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姜远英教授惠赠。   1.2 药物与试剂 穿心莲内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97-201108)。25%戊二醛溶液(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DMSO(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TT(加拿大BBI公司);维生素K3(美国Alexis公司);PBS缓冲液(本室配制);Total RNA提取试剂(日本ToyoBo公司);PCR试剂(日本ToyoBo公司)。RPMI-1640 液体培养基(pH 7.0±0.1),滤过灭菌,4 ℃保存备用。   1.3 仪器 12孔培养板(美国Corning公司);SpectraMax M2e 多功能酶标仪(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血细胞计数板(上海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ABI7000荧光定量PCR仪(美国生物应用系统公司)。   2 方法   2.1 白念珠菌液和导管片的制备[5] 从4 ℃保存的沙氏培养基上挑取白念珠菌单个菌落,接种于RPMI-1640培养基,于37 ℃培养箱孵育,使白念珠菌处于生长对数期后再次活化,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以RPMI-1640培养基稀释浓度至2×106 CFU?mL-1备用。将医用聚氨酯导管(直径2.4 mm)裁割长为1 cm,75%乙醇过夜除菌,再以胎牛血清浸泡37 ℃过夜,用PBS缓冲液轻洗2次待用。   2.2 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实验 将白念珠菌浓度用RPMI-1640培养基调整为2×106 CFU?mL-1,导管片放入12孔板,每孔加入2 mL菌液,37 ℃孵育24 h。无菌条件下弃去菌液,取出黏附有生物膜的导管片,以灭菌PBS缓冲液清洗3遍,除去导管片表面未黏附细胞,置于新的12孔板,加入含AG培养基(终浓度为1 000,500,250 mg?L-1)2 mL,氟康唑对照组(FLC,256 mg?L-1),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2,8,12,24 h。   2.3 XTT法检测来自生物膜的分散细胞活性 以0.5 g?L-1林格液配制XTT并用0.22 μm孔径过滤器除菌,临用前加入维生素K3(menadione,浓度10 mmol?L-1)。分别于AG作用2,8,12,24 h后,取出导管,充分混匀菌悬液,取100 μL 加入新96孔板,加XTT-维生素K3溶液60 μL,37 ℃避光培养2 h。酶标仪492 nm检测吸光度A。实验重复3次,每浓度设置3复孔,取平均值。   2.4 导管片残余生物膜CFU计数 AG作用生物膜2,8,12,24 h后,从12孔板中取出导管片,用PBS缓冲液轻洗导管片2次后,振荡仪涡旋30 s,超声仪4万Hz超声5 min,使生物膜从导管片上脱离下来。将菌悬液按1∶10系列稀释后,取适量均匀涂于沙氏琼脂平皿,37 ℃培养48 h后计数CFU。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   2.5 扫描电镜检查残余生物膜形态结构 将待检测的导管片标本,以PBS缓冲液轻洗2次,预冷2.5%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