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州窑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
洪州窑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 摘 要: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和源动力,本文通过对洪州窑不同时期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分析,旨在说明“提高产品质量、更新产品形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陶瓷;洪州窑;传承与创新;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陶瓷是人类利用粘土、岩石等多种矿物资源,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陶器用一般粘土烧造,烧成温度在 600℃―900℃之间,到东汉晚期我国创造发明了将瓷土捏造成型、用1200℃以上高温烧制青釉瓷器。[1]作为青瓷发源地之一的洪州窑遗址(坐落在今江西南昌南郊的30公里丰城境内),广泛分布于丰城市曲江镇、同田乡、石滩镇和剑光等六个乡镇19个村与赣江或与赣江相通的清丰山溪、药湖岸畔的山坡和丘陵岗阜地带。[2]因坚持传承与创新理念,其烧瓷地点从最南面的剑南镇罗坊窑址到最北边的同田乡麦园窑址距离约20公里,延烧时间从东汉晚期到晚唐五代。 一、洪州窑制瓷技艺的初创期 《陶雅》中说:“瓷器之成,窑火是赖。”东汉晚期和三国吴时期是洪州窑的初创时期,窑址分布在赣江东岸与赣江相通的支流清丰山溪畔石滩乡港塘村一带。洪州窑工匠挟万年仙人洞制陶的悠久历史和樟树吴城商代创烧原始青瓷的先进技术,经历长时间的积累探索,终于掌握了龙窑分段装烧技术烧造出成熟青釉瓷器。龙窑依山傍丘倾斜构筑成长条形,有一定的倾斜度,燃烧室设在窑头,火焰由低向上,窑烟经窑尾烟室排出,产生一种自然的抽力,使窑温可达1200度以上,便于对陶瓷的烧成温度和气氛掌握利用。在罗湖象山清理一座隋代窑炉、陈家山揭示两座三国西晋时期的龙窑遗迹,这些龙窑长达23.8米,窑两侧设有投柴孔,已经解决了龙窑分段烧成的技术,并能充分控制窑炉的温度,保证瓷器的质量,其遗迹主要属于三国至隋唐时期,说明洪州窑自东汉晚期以来主要使用龙窑烧制技术。窑址上的青釉瓷器纹样装饰简单,以麻布纹、方格纹、水波纹为主,许多地方带有原始瓷的特征,表明其可能从原始瓷脱胎出来。但从胎釉特征和物理测试的结果看,是现代意义的成熟青釉器。作为江西地区最早烧造瓷器的窑址,较瓷都景德镇烧瓷早1000多年,成为我国青釉瓷器的发源地之一。至三国晚期,洪州窑为适应丧葬习俗之需还增烧了的灶、井、仓、鸡笼、鸭圈、狗舍等冥器,用于替代汉时的陶质和红胎绿釉质冥器。 二、洪州窑制瓷技艺的鼎盛期 西晋时期洪州窑生产的青釉瓷种类与三国时基本相同,但此时较三国制瓷技术有较大的改进,胎质变得细腻,胎色变为青灰或灰白,釉色变得透明,呈青或青绿色。特别是在青瓷碗、钵、盘口壶的口沿、肩腹部和器盖的盖面点上褐彩,突破了以前瓷器以拍印、刻、划、堆塑为主的传统装饰技法,对美化瓷器和提高瓷器的艺术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晋时期随着北方战乱大批北人迁入南方,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加之瓷器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用品。洪州窑工匠抓住有利时机,把窑址从赣江支流清丰山溪畔迁到交通更为便利的赣江西岸山坡,并不断扩大规模。此时期的窑址由西晋时期的3个扩增到18个,并逐渐形成洪州窑东晋南朝时期的两个中心窑址群,即曲江镇罗湖窑址群和同田乡龙雾州窑址群。此时为提高产品产量,窑工不断革新制瓷技术,据考古资料表明,洪州窑象山和乌龟山一带窑场至少从南朝早期或东晋后期就已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相比湖南湘阴岳州窑于南朝梁陈之际、安徽淮南寿州窑始于唐代中期、浙江越窑于晚唐时期才开始使用匣钵装烧工艺,表明洪州窑是迄今为止发现采用匣钵装烧工艺最早的古代瓷窑;同时,为控制窑炉温度和火侯,保证瓷器烧造的质量,窑工不断改革制瓷工艺流程技艺,率先使用在焙烧时能随时测验瓷坯生熟的火照。与江苏宜兴涧众窑发现的唐代火照相比,将中国烧造瓷器使用火照的历史大大提前,促使洪州窑从东晋后期南朝早期开始进入兴盛期,且瓷器的质量超过同时期的越窑、岳州窑、寿州窑和婺州窑。这时期器物种类增多,器型多样,造型规整,胎质细腻,坯泥都经过充分淘洗和长时间陈腐,胎以灰白或浅灰色为主,釉面匀润,多呈青黄、青绿或青色。瓷器注重实用,装饰简朴,常在肩部划一至二道弦纹。受佛教的影响,为迎合佛教徒的心理,装饰盛行莲花图案。各类碗、盘、盏托、杯等多饰三线、四线重瓣莲纹。图案规整,线条精细,刻划清晰流畅,立体感强,凝釉处呈碧绿色。东晋鸡头壶,由西晋大而空心的鸡头流改为抽象鸡头流,尾巴由装饰变成圆棍状实用把柄。东晋早期带托香熏,胎、釉以及口沿的褐彩带有早期工艺的特点,特别是釉层薄,呈木光状,没有南朝带托盘三足器、南朝六桥形系盘口壶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的釉晶莹剔透,但仍可表现这一时期土族贵族“无不熏衣剃面”的生活习俗。南朝青釉分格盘,内分九格,子母口,似有盖,应为随葬冥器。 入隋后,地表容易开采的瓷土已经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doc VIP
- 三年级上册劳动人民版雏菊盆景迎重阳教学设计.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清单(记忆版).pdf
- 2025年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低空空域风切变灾害预警与飞行安全协同控制体系研究.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力士乐样本1-液压泵和马达.pdf VIP
- 儿童,颜色,填涂画.docx VIP
-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VIP
- 学堂在线 人工智能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