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月成和他“民生73”
李月成和他“民生7+3”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机关一位同志打电话给我说,有一本叫《民生7+3》的书,很值得一读,作者李月成是贵州省政协秘书长,他在这本书里讲述了自己长期担任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体会。政协机关的同志告诉我,李月成正在北京为两会服务,希望我能够与他见见面。 尽管我已经想像过他作为正厅级领导干部的形象,但当李月成坐在我办公室时,给我的印象,还是一副农家子弟的神情,像一位农村大娘的儿子。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基层,说得最多的是群众。 李月成1957年10月出生于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箐口村一个苗族家庭,8岁时父亲早殁,母亲独自把他们兄弟姐妹拉扯成人。那时家境贫寒,年年口粮不够吃,母亲到处借米,还往往“借一斗苞谷还一斗米,”稍大一些他便满山找野果子吃,有时候又饿又困,歪在地角就睡着了。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大人挖煤,十一二岁就独自背煤养家糊口了。后来他发奋读书,中师毕业后回乡任教,一步步成长起来,29岁时担任了黔西南州普安县县长。2011年9月调任贵州省政协秘书长之前,先后担任过黔西南州、省供销社、省审计厅、黔东南州、黔南州的主要领导。 “民生7+3”,是李月成在担任基层干部期间对如何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体会的提炼,包括“7个有”和“3个有”。这“7个有”是要确保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钱用、有水喝、有医保、有学上;后来,李月成又增加了“3个有”:有肉吃、有火烤、有酒喝。 捧读《民生7+3》,感觉到沉甸甸的分量,看似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解答它,李月成却用了几十年的感情。 ――譬如说关于“有饭吃”。李月成是这样说文解字的:“饭”是由“食”字和“反”字组成的,老百姓有吃的就不造反,无食必反。“拜年拜年,粑粑上前”,没有米打粑粑,让乡亲们怎么过年?要安顿好农民,首先得让农民有饭吃。小时候挨过饿的李月成深深地记得,洒落在地上的一粒饭、一颗苞谷米,母亲都要捡起来。他下决心一定要让农民吃得饱饭。要得米,先有土,但贵州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一半的耕地靠天吃饭、靠水吃饭。常言说“一碗泥巴一碗饭”,“生意人玩秤,庄稼人玩粪”,“放粪不如调种,良种出好秧,秧好一半稻”,培种、育秧,离不开泥土。1987年8月,时任普安县长的李月成到普安县地瓜区波氽乡羊鸡菁村去调研,“羊鸡菁羊鸡菁,水打石头硬,想口米汤喝,只等害大病。”从地瓜区到这个村寨要走上十五里、下十五里。那天,李月成经过山坡时见到一位六旬老人正用梯子搭着铲地梗,就喊道:“您这样太危险,还不如把山下那些大块一点的地种好,多放点粪,就可以多收成一点了”,老人并不知道他是县长,看了他几眼说:“娃儿你知道个什么,看熟了的老婆不嫌丑,种熟了的山坡不嫌陡,能多种一窝就好一窝呦!”说出了庄稼人对良田沃土的珍视、渴望和依赖。 有一次,李月成到龙里县的一个村看望群众,发现一位农户在自家水泥平房的顶上用土造了一块水田,因为房顶热量高,种的水稻长势很好。李月成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就进行了推广。每次到黔东南、黔南州基层调研,李月成都要到水田参与收割,亲自掌秤称产量,对土地的投入与产出心中有数。 ――譬如说关于“有房住”。普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李月成用一个月时间走遍了全县的36个乡镇,对全县的贫困现状尤其是农民居住条件差印象最深刻。“天点灯,风扫地,养个猪儿会唱戏(猪没有食吃,整天哼哼)”,李月成想,我们的群众生活一辈子连一幢能遮风避雨的房子都住不上,那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做什么?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危房户比例占50%左右,中央、省、市(州)、县财政补助的力度较大,但要挨家挨户落实,工作量很大。动员群众拆迁搬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很多说服、解释、教育工作,激发他们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他主张特别是要把那些一方水土已经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进行集中搬迁,建大村寨,集中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修道路、排污,远离地质灾害隐患,既改善生存生活条件,又可以发展乡村旅游。惠水县的李仁珍老人住进了政府修建的廉租房,在新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中南海内兴善政,廉租房中享太平”,横批:“党恩浩荡”。李月成说,老百姓不但要住得好,还要提高生活质量、文化品位,他要求有条件建新房的农家设计一间书房,哪怕是小一点,但必须有。 ――譬如说关于“有钱用”。李月成说,要想农民有钱用,必须改善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但这又谈何容易,基层干部们“讲农业大半天,讲工业一支烟”,对农业生产熟悉,对工业反哺农业、走城镇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旅游项目等不熟悉,李月成就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调研、一起大胆探索。1991年7月的一天,在普安县青山片区调研的李月成到一户烟农家里吃晚饭。当时天已黑尽,李月成听到屋外还有修磨声,一看是一位上了年岁的盲人正忙着修磨,李月成请老人一同吃饭,但老人说:“活儿多,忙不过来,你们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