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哈姆雷特忧郁性格
简析哈姆雷特忧郁性格 摘要: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因其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而备受瞩目,本文主要研究造成哈姆雷忧郁性格的“前因后果”。造成他性格的原因包括外在的社会环境和内在的现实状况。由这一忧郁性格造成的双重后果,既包括消极的“延宕”,也包括积极的“反抗”。 关键词:忧郁 延宕 反抗 中图分类号:I1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引论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的简介 在伊丽莎白时期,文学迅速发展起来,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而莎士比亚正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作家,爱默生高度评价道,“莎士比亚是莎士比亚的唯一传记作者”[1] 。这句话充分证明了莎士比亚的文学造诣之深。 《哈姆莱持》处在英国文艺复兴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个转折点,当时英国的政治乌烟瘴气,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劳动人民更是不堪忍受封建主义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剥削和压追,有一种“穷则思变”的倾同,但同时又感到忧郁仿徨。在这祥的社会背景思想背景下,莎士比亚塑造了哈姆莱特这一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形象。而其中所塑造的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最受人瞩目,这充分说明其中的文学价值所在。所以本文将进一步深刻地探讨哈姆雷特忧郁性格的“前因后果”。 哈姆雷特忧郁性格的“前因后果” 哈姆莱特是一位忧郁的王子。马克思曾经在评价拿破仑帝国时说,“没有帝国的胜利就好比设想哈姆莱特不但少掉了丹麦王子的忧郁,连王子本身都少掉了。”[2]由此可见,“忧郁”成了哈姆雷特的全部魅力所在。我们可以通过哈姆雷特关于他自己忧郁情绪的自述,再结合对这部剧的揣测研究,试着去发现哈姆雷特忧郁的源头及由此忧郁性格造成的后续影响。 一.追溯造成其忧郁性格的缘由 1.社会环境 哈姆雷特的忧郁同16世纪英国甚至欧洲人文主义的忧郁是一致的。如果我们看不到哈姆莱特的苦闷、忧郁,我们也就无法领会他的典型的人文主义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对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所作的加工,不仅使丹麦王子的忧郁心情大为减弱,而且把丹麦王子这个人都弄得看不到了”[ 3],这说明了正是由于哈姆莱特的年轻单纯、高度的道德敏锐感和对理想的“人”与社会的热切向往,才使得他在发现黑暗的真相时,禁不住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哈姆莱特的这种绝望的心情,同当时社会环境的幽暗、悲伤、抑郁、彷徨是一致的,或者进一步也可以说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也就是莎士比亚本身哀伤、沉痛的化身。“ 只是我死了,要使我爱人孤单。”[ 4]莎士比亚第六十六首十四行诗的这两句结语是一种深刻矛盾的流露,他一方面厌恶丑恶的现实,另一方面对现实却又有所留恋向往。这同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样是充满矛盾的。 2.残酷的现实状况:亲情、爱情及友情的叛离 王子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期间得到父王驾崩的噩耗,匆匆返回丹麦,为父王奔丧,流露出优伤情绪,这是合乎情理的。但杀兄篡位娶嫂的丹麦奸王克劳狄斯却责怪王子的“固执不变的哀伤”,把它贬斥为“逆天悖理的愚行”,要求王子接受那些虽难以接受但必须接受的残酷现实,并且让哈姆雷特“安于天命”。 哈姆雷特特别厌恶奸王克劳狄斯的这番指责,但最令他痛恨的是母后乔特鲁德背叛了先王,并且彻底倒同奸王克劳狄斯一边,这使他感到无比悲哀和愤满。 波洛涅斯认为王子的忧郁是因为他患上了单相思。波洛涅斯和雷欧提斯这一对父子按照当时盛行的道德标准来极力反对和阻止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爱情。奥菲利娅在父亲与兄长的极力阻挠和施压下放弃了他与王子之间的感情,这无疑会加重王子的痛苦与忧郁。在与奸王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哈姆莱特不但不能告诉奥菲利娅他是在装疯,而且在面对她时还不得不故意用疯子的语言和行动来对待、羞辱她,这更进一步增加了他内心的痛苦。 克劳狄斯对王子的突然发疯感到蹊跷,所以他想收买与王子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朝臣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表面上他是出于好心要让他们二人“陪伴”王子,“替他解解愁闷”,实质上是要他们充当奸王的奸细。哈姆莱特的两位老同学的睑色显然显示出他们是“奉命而来”,因为这两人的脸色掩饰不了他们“良心上的惭愧”。哈姆莱特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场尖锐复杂的斗争中,他的两个老同学也变成封建势力的帮凶和工具,致使其人文主义的理想与抱负逐渐破灭,从而使得他处于极端痛苦与忧郁之中。 由此可见哈姆莱特在进行复仇斗争的同时,他的内心世界也在进行着巨大的斗争,面对着亲情、爱情、友情的叛离,痛苦与忧郁几乎吞噬了他。 二.忧郁性格导致的结果 1.延宕 哈姆莱特深受残酷现实的打击,他思虑过重,审慎过度,表现在行为也就自然的延宕起来。在他忧郁的时候,他对很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神圣责任并不仅仅是为父亲报仇,而是要消灭一切害人虫。黑格尔说过,“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