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中蒽醌和三萜类化学成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大戟中蒽醌和三萜类化学成分

红大戟中蒽醌和三萜类化学成分   [摘要] 运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从红大戟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 通过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1,3-二羟基-2-羧基-9,10-蒽醌(1), 1-甲氧基-3,6-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2), 1,2,3-三羟基-9,10-蒽醌(3), 阿江榄仁酸(4), 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 2α,3β,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6), 2α,3β,24-三羟基乌苏酸(7), 2α,3β,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8)和胡萝卜苷(9)。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红大戟; 蒽醌; 三萜; 化学成分   红大戟Knoxia roxburghii(Sprengel)[1], 原称K. valerianoides, 为茜草科Rubiaceae红芽大戟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 分布于我国南部多个省份, 主产于广西。红大戟的块根入药, 有泻水逐饮、攻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主治胸腹积水、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等症[2]。红芽大戟属药用植物主要含有蒽醌、黄酮苷和色原酮苷类成分, 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较少[3]。前期工作从红大戟中得到蒽醌、三萜、木脂素、香豆素、甾酮等成分, 体外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 部分蒽醌具有抑制巨噬细胞分泌NO及肝细胞损伤保护活性[3-6]。为进一步寻找红大戟中的活性成分, 本实验对其95%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研究, 从中得到9个化合物, 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本文报道它们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1 材料   质谱用VG Autospec 3000型质谱仪测定;NMR用Bruker Avance Ⅲ 500核磁共振仪测定, TMS作内标;MCI树脂为Mitsubishi Chemical 公司生产;凝胶Sephadex LH-20为Amersham Pharmacia公司生产;柱色谱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薄层色谱板为烟台江友硅胶发展有限公司生产;Waters 6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Ultimate XB-C18色谱柱(20 mm×250 mm,5 μm), Waters 2489检测器;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色谱纯。红大戟药材购自河北省安国中药市场, 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马林副研究员鉴定为红大戟K. roxburghii, 标本现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标本号为HDJ070413。   2 提取与分离   红大戟的干燥块根20 kg, 用95%乙醇超声提取3次, 减压浓缩得浸膏3.9 kg,将其分散于4 L水中, 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 得乙酸乙酯萃取部分400 g。该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分离, 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得到9个部分(Fr.1~Fr.9)。   Fr.6(30 g)用硅胶柱色谱分离, 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得到7个小部分(Fr.6-1~Fr.6-7)。Fr.6-5(4.7 g)用甲醇溶解, 经MCI树脂充分吸附后, 用甲醇-水梯度洗脱。60%甲醇洗脱部分用凝胶Sephadex LH-20(150 g, 石油醚-氯仿-甲醇5∶5∶1)柱色谱分离, 再经半制备型HPLC(甲醇-水67∶33)纯化得到化合物6(13.2 mg)。70%甲醇洗脱部分用凝胶(石油醚-氯仿-甲醇5∶5∶1)柱色谱分离得到2个小部分(M-70-1和M-70-2), M-70-1(50 mg)用半制备型HPLC(甲醇-水85∶15)分离得到化合物5(14.4 mg)和7(15.4 mg), M-70-2(42 mg)用半制备型HPLC(甲醇-水 80∶20)分离得到化合物4(19.3 mg)和8(6.4 mg)。Fr.6-6浓缩过程中析出白色沉淀, 过滤并用甲醇反复洗涤得到化合物9(200 mg)。   Fr.7(20 g)用甲醇溶解, 经MCI树脂充分吸附后, 用甲醇-水梯度洗脱。60%甲醇洗脱部分用凝胶Sephadex LH-20(150 g, 氯仿-甲醇1∶1)柱色谱分离, 得到化合物1(6 mg), 70%甲醇洗脱部分用凝胶Sephadex LH-20(150 g, 氯仿-甲醇1∶1)柱色谱分离, 得到化合物2(8 mg)和3(10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1 橙红色无定形粉末;ESI-MS m/z 283[M-H]-。1H-NMR(DMSO-d6,500 MHz)δ:6.94(1H,s,H-4),8.13(1H,d,J=7.5 Hz,H-5),7.89(1H,t,J=7.5 Hz,H-6),7.80(1H,t,J=7.6 Hz,H-7),8.10(1H,d,J=7.5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