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钛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钛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摘 要]红柳疙瘩钛铁矿是甘肃中型钛铁矿矿床。矿区位于马鬃山地区,海拔 1800―2200m,属干旱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冬春寒冷,夏季严热,最高气温 35℃―37℃。该矿岩体和矿化现象明显,自北向南可分为两个岩相,一是中细粒辉长岩相,分布于矿带北部,构造发育明显,岩石类型橄榄辉石岩,辉长岩、钛磁铁矿体赋存于该岩相中,岩石蚀变强烈。主要为次闪石化、钠帘石化、绿泥石化;二是粗粒辉长岩,分布于矿带南部,岩石为粗粒辉长岩,伟晶辉长岩。矿化微弱,岩石蚀变为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早期分异型钛铁矿床,其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   [关键词]钛铁矿;地质特征;矿体;品位   中图分类号:TF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44-01   1 引言   我国钒钛磁铁矿床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储量和开采量居全国铁矿的第三位,已探明储量98.3亿t,远景储量达300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河北承德地区、陕西汉中地区、湖北郧阳、襄阳地区、广东兴宁及山西代县等地区。其中,攀枝花―西昌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矿带,也是世界上同类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   钛铁矿是生产海绵钛、制取钛白粉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钛铁和电焊条的不可缺少的原料。近代选矿技术的发展,为分选富集钛磁铁矿提供了技术保证。磁力选矿技术能大规模的从矿石中选出钛磁铁矿产品(铁精矿)。由于这种铁精矿大量的长处和高炉冶炼技术的进步,成功地生产出优质钢材。重力选矿机电力选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矿石中钛铁矿能有效地分选出钛铁矿产品(钛精矿)。它是用途广泛的一种产品,其主要用途是制金属钛及制作钛白工业的原料。   2 成矿地质背景   2.1 地层   普查区地层隶属于塔里木地层大区,敦煌地层区,罗雅楚山-柳园地层分区。   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以太古宙-早元古代、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地层为主,有少量新近系分布,现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早元古代   1)敦煌岩群   分布在红柳疙瘩井以南地区,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为一套经受不同程度变质作用而成的复杂的变质岩系,按岩石成份、变质程度及原岩建造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岩组,该区只出露下岩组。   下岩组(PtD1)   分布在金庙沟井一带,区域上构成四十里井北复向斜的两翼。主要由斜长片麻岩、眼球状混合岩、黑云石英片岩夹条带状混合岩,偶夹大理岩,岩层在各地多为花岗岩侵入所破坏。   2)石炭系   区内石炭系只出露下统红柳园组中亚组(C12l2),分布于红柳井-红柳疙瘩井一带。下部为灰白色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中部为灰白色等杂色大理岩与片理化流纹斑岩、绿泥石英片岩互层;上部为绢云石英片岩、片理化流纹斑岩。   2、中生界   1)侏罗系(J)   区内侏罗系主要出露上统赤金堡群(J3ch),分布于金庙沟井-红柳疙瘩井一带。为一套稳定环境下的淡水湖盆沉积,其上部为一套土红色夹灰绿色泥质碎屑岩层;中部为灰黄绿色砂泥质岩层,夹薄层石膏及泥灰岩;下部为灰色、砖红色砾岩、粉砂岩。   2)白垩系(K)   区内白垩系主要出露下统新民堡群(K1x),大面积分布于红柳疙瘩井以东地区,为桔红色、桔黄色含砾泥岩、泥岩及灰褐色巨砾岩、黄色石英砾岩组成,为河流相沉积。   3、新近系全新统(Qh)   分布在沟谷和低洼处。由砂砾石、淤积亚粘土及粘土组成。   2.2 构造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陆块区,敦煌陆块,柳园裂谷区。区内构造复杂,断裂发育。   1、褶皱构造   区域上大的褶皱构造为金庙沟井向斜,位于红柳疙瘩井东南部,轴向呈305°―320°,东段收敛,向北西西撒开。两翼不对称,轴面倾向南西。   2、断裂构造   (1)红柳井南断裂:位于红柳井南2km处,呈近东西向展布,长15km,倾向南,倾角70°―83°。断层带内糜棱岩、碎裂岩发育,为压性断层。与金矿关系密切。   (2)红柳疙瘩井北断裂: 位于红柳疙瘩井北1km, 近东西向展布,长7km, 倾向310°―350°,倾角60°―75°。两侧岩石强烈破碎,局部可见糜棱岩,角砾呈定向排列,为压性断层。   2.3 岩浆岩   本区侵入岩比较发育,基性岩、酸性岩均有,时代为加里东早期,华力西中、晚期,以花岗岩为主,局部有辉长岩分布。   3 矿体特征   在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物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钻探工程初步验证磁、电异常,在普查区内发现26条钛铁矿体。其中,Ti1、Ti2、Ti3、Ti4、Ti5、Ti6、Ti7、Ti8号矿体为主矿体,由多条勘探线、多个工程控制,沿走向延伸200-700米; Ti9- Ti15、Ti18、Ti21- Ti25矿体由单工程控制;Ti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