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31史诗和壮歌的交响——红旗渠精神礼赞发布时间:2015-4-3 文章来源:本站 作者:钟维昭几年前,国庆期间北京展览馆又进行了“红旗渠精神展”。从央视转播的画面上看,似乎还人流如潮。作为一位老水利人甚感欣慰。因为,一方面在改革开放迅猛发展,另方面是物欲横流、浊流低下、客似如云的同时存在的现实中,还有那么多国人被当年林县人民那种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所感动,在我心灵深处又凭添了几分豪情壮志。好长时间以来,因为红旗渠建成于“文革”之时,所以人们一提起红旗渠,便觉得是政治的产物。随着历史在一代人中间的丢失而失去的,恐怕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本身,还有贯穿于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但当我们用心擦掉历史的积尘时,我们发现: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为改变贫困、缺水的命运,凭着简陋的工具和自己勤劳的智慧,用生命向大自然搏斗的一次伟大的壮举!红旗渠的时代虽然成为历史,但红旗渠那种改变命运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去开创辉煌的精神,展现了中国人的坚强,21世纪也需要!笔者无才,但总还算得上在水利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也参加多项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也参观过大至世界级的二滩、三峡的宏伟工程,小到渠道上的建筑物。也曾经历过从城市到简陋的工棚,再从简陋的工棚回归到城市的历程,当然也就较长时间亲身体验过水利人的艰苦卓绝的生活环境。1977年还曾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考察团成员,到海南、广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等省参观过多座水利水电工程和大型灌区。但最使我难忘的却是被国际上称之为“世界八大奇迹”、“人造天河”的蜿蜒盘伏于太行山崇山峻岭中的红旗渠工程,和建设工程中的事迹张扬的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那是林县人民献给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史诗和壮歌的交响!是一首传承于世的非凡气魄的绝唱!一个进行艰苦奋斗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绝好课堂。俯今思昔,那当年参观红旗渠工程的盛况,至今仍记忆犹新。一座小小的林县县城,每天要超负荷接待8000~10000人的参观者。全城大小旅馆常年客满,所有机关、企事单位、学校的礼堂全部住人,而且是一律席地的通铺,每人只有80厘米宽的铺位。从早到晚,每半小时开一次餐,循环不断,按参观团组轮流进餐。不管你在半小时内是否吃毕,一律请就餐者离席。抹桌布是用一根长80~100厘米的圆木上,像拖把一样地捆吊上一些布条,收完碗筷,抹桌人挥动木梆在桌上横扫两下,就算拭桌完毕,紧接着是上菜上饭。盛菜的碗和收下桌的碗都是传送带往厨房里输出输进。真是别开生面,秩序井然,叹为观止。当时林县还穷,纪念品除了一些画片,就是方块形的白糖,其消售量惊人。到了工地上的每个参观点,讲解员讲说完毕,便催促参观者在导游带领下带走,不能停留,因为后面还有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等待听解。为何红旗渠工程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妨向读者介绍一下工程概况。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的西北角,西与山西省交界,北与河北接壤,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耕地89万余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水浇地仅一万余亩。全县70余万人。解放前,林县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地方,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就是旧社会林县的真实写照,林县人民世代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1936~1943年,发生大旱20余次。1640、1769、1835、1877年曾发生过“大旱人相食”的惨事。1942年华北大旱,加上日寇扫荡,国民党抢掠,人民饥寒交迫,全县10800户逃荒,饿死1650人。解放前40万人中,有28万人常年翻山越岭到几里甚至20里以外去挑水吃。有一位媳妇挑水时,因途中不慎摔倒,把水倒了,回家上吊身亡。有的被一担水逼得妻离子散,悲剧重生。因为十年九旱,林县96%的地区是光山秃岭。1944年林县解放,党和政府给以林县极大的关注,解决了一些缺水的问题。虽然先后打了两千余口井,但对一个地域广阔的贫困山区是仍是杯水车薪,更谈不上根治旱情。1957年县委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修建了三座小型水库和英雄渠,但仍然摆脱不了干旱的威胁。多年同旱魔抗争的林县领导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抗旱保丰收的问题,必须采取引、蓄相结合的办法,将山西省的漳河水引入林县,舍此别无选择。但要用锤头、用铁钎、用双手在鸟都不敢飞的悬崖绝壁上,在迂回巍峨险峻荒凉的太行山腰,开挖出几千公里渠道及建造几千座附属建筑物则殊非易事!但林县人民宁愿苦干,再不愿苦熬。在三年自然灾害生死攸关相威迫的形势下,1960年2月10日,县委领导在“引漳入林”誓师大会上发布动员会。11日在时任县委书记杨贵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三万七千名农民组成的水利队伍进入各段工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毅力向穷山恶水宣战,一场与天斗、与地斗的战斗打响了,从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起点生长突破.doc
- 气动偏心半球阀概述.doc
-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途径与.doc
- 浅谈民族生的历史教学.doc
-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
- 浅析多媒体教育意义.doc
- 强化内涵孕育特色凝聚力量打造品牌.doc
- 让乐趣和兴趣同时绽放在音乐课堂中.doc
- 人民小学第三届科技活动节实施方案.doc
- 人要善于从不幸之中看到有幸,从小的不幸之中设想出大的有.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