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与松江画家交往.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蓝瑛与松江画家交往

蓝瑛与松江画家交往   【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对明清画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蓝瑛作为明末清初较有影响力的画家,目前研究多停留在画作和所属流派的描述和分析上,对其交游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主要考察蓝瑛与松江画家董其昌、陈继儒、孙克弘和赵左等人的交往。   【关键词】蓝瑛交游;明末清初;松江画家   苏州府的嘉定、太仓、昆山、常熟等地与松江府各县皆种植木棉,以纺织业著称,经济繁荣,文化昌明,明代该地区成为全国商人和士大夫的活动中心之一。宣德年间,苏州府诞生了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继起者有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后有陈淳、陆治、钱?、周天球、陆师道等人,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各有建树,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万历至崇祯年间,画家顾正谊、孙克弘、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赵左等开创了松江派,使画坛中心由苏州移至松江。清初,松江派更影响了“四王”及其众多追随者,从而影响了清代的画坛。浙江“武林画派”创始人蓝瑛与苏、松二府画家皆有往来,其中与松江画家的交谊尤为深厚。   明中叶,一般文人士大夫的观点仍是尊宋贬元,重视宋画的写实技巧,轻视元人那种空灵远逸的笔墨趣味,松江画家在顾正谊、莫是龙、董其昌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元人,追求写意的境界。新兴的松江画派与吴门画派并驾齐驱,并日益强大。关于两派画风的差异,唐志契在《绘事微言》(1627年)中如此评述:“苏州画论理,松江画论笔。理之所在,如高下大小适宜,向背安放不失,此法家准绳也。笔之所在,如风神秀逸,韵致清婉,此士大夫气味也。任理之过,易板痴,易叠架,易涉套,易拘挛无生意,其弊也流而为传写之图障。任笔之过,易放纵,易失款,易寂寞,易树石偏薄无三面,其弊也流而为儿童之描涂。嗟夫!门户一分,点刷各异,自尔标榜,各不相入矣。岂知理与笔兼长,则六法兼备,谓之神品;理与笔各尽所长,亦各谓之妙品。若夫理不成其理,笔不成其笔,品斯下矣,安得互相讥刺耶?”①   蓝瑛早期学习南宋院体,有高超的写实功力,青年时代到松江,从临习元人黄公望入手,全面接受文人画理论:“画从黄子久入门而惺悟焉。自晋唐两宋,无不精妙,临仿元人诸家,悉可乱真。中年自立门庭,分别宋元家数,某人皴染法脉,某人蹊径勾点,毫不差谬。”②因此他的画风融合了两派之长,“山水清妍”③是此一阶段的风格。   松江派多推崇元代与本地渊源深厚的画家,如曹知白为松江本地画家,赵孟?因兄长姻亲的缘故常至松江,黄公望51岁后居松江,倪瓒晚年寓居松江太湖之滨,王蒙携家避乱于松江,柯九思、高克恭也侨居于此。这些元代画家以及他们尊崇的前代画家就成了松江派效法的对象,蓝瑛现存画作亦多临仿这些名家的作品。   松江派画家董其昌、陈继儒、孙克弘、赵左等是蓝瑛重要的交游对象,他们合作的书画至今仍流传于世。   《图绘宝鉴续纂》谓董其昌“十七岁学字,纸费盈屋,遂成名于海宇。后学画,先摹黄子久,再仿董北苑,如闻元之黄、王、倪、吴、二米真迹,以重价购之。元人画贵,乃其作始。赏鉴法书名画,可称法眼” 。④其昌山水多临仿宋元名家,出入于董源、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米芾、米友仁,融合变化,自立一宗。他是晚明吴地鉴藏圈的中心人,也是“松江画派”的首领,对画论亦有研究,他确立的“文人画理论”和“南北宗画论”对明末以来的画坛产生深远的影响。   江南艺文活动十分频繁,多以父子、宗族、姻亲、师友、同年、同乡等社会关系作为联系,形成关系密切的交游圈。明代士人重友道、重师门,重交游与讲学;师友渊源,被作为其人之为其人的重要根据。劳继雄认为董其昌是蓝瑛重要的提携者,邵彦认为蓝瑛能够拜访江南世家大族,临摹收藏家的藏画,与董其昌有一定联系,因为交游场域对于参与者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也证明了在交游中伦理关系确实是其他关系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蓝瑛青年时的交游圈是围绕着董其昌、陈继儒辐射出来的人际网络,彼此的关系错综复杂。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鲈乡合璧图》(亦称《芦乡杂画》),是蓝瑛1613年与董其昌等人合作长卷。(松江派分支,董其昌创)。卷首董其昌画青绿设色山水,后接庄严、诸念修、李绍箕、陈廉、释蕉幻、蓝瑛、吴振等人画作,这些画家皆习松江派画法,但面貌各不相同。董其昌曾跋蓝瑛《溪山秋色图》“田叔画命意函奇,用笔简远,撮诸家独擅之长,致一时传布之美,交往十年,起予者数矣,昨与陈眉公徵君展阅此卷,赏爱再三,不忍去手,弥觉前言之非谬也,甲寅四月(1614)其昌再题”,此处“十年”为取成数,疑非确指,但可知蓝瑛在20岁左右已拜董其昌为师,系统学习文人画。此时董其昌等人已对所谓“文人画”技法进行提炼和程式化改造,带有松江派自己的特色,蓝瑛的绘画也留下此派的痕迹。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观看蓝瑛《楚山清晓》(1611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