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docxVIP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

小学语文学科复习经验介绍 细说“独立阅读题”   交流材料 细说“独立阅读题”   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 捷   独立阅读是孩子们在阅读考查中失分最高的题型。有这样的一段童谣:“独立阅读,你悄悄地蒙上我的眼睛,每逢碰到你我就胆战心惊,可不管我怎样小心,成绩总是触目惊心。”老师们应该发现,孩子们每当考试遇上独立阅读题就如临大敌。一句话,独立阅读,孩子们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应该说孩子们经过日常阅读教学时随堂的各种能力训练,是足以应对测试的。问题出在考什么和怎么考上,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   弊端一:考查者设计的独立阅读题型是比较单一的,评价是相对唯一的。   目前大多数的独立阅读检测题还是停留在对阅读客体(文章)静态的的分析上。非常单纯地着眼于文章的内容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比较常见的题型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等。于是,上课时,那些活生生的语言涵盖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消失了,剩下的就是考卷中那些支离破碎的对文章的“活体解剖”!你说孩子们哪能不感到索然无味?久了也就有抵触情绪,再然后这种心理障碍就升级为心理恐惧了,如此循环。   有教育家风趣地将这样的测试方式打了比方:对一只摆在面前等你欣赏的美丽的大公鸡视若不见,而急于拿起夹子拔下一根根羽毛用放大镜看个够。最后,只剩下满地羽毛和一只被拔光毛的没人理会的公鸡。别以为这只是笑话,这样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   例: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托大区的首府,有十万居民。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河、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威尼斯全市约有15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式各样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   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该桥建在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色,全桥由桥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克广场,这时,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威尼斯的船(  )实际上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也是各种各样的(  )集体乘坐的(  )个人使用的(  )出租的(  )游览的(  )应有尽有(  )   威尼斯的奇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1.将短文分段,用“∥”在文中表示,写出第二段段落大意。(4分)   2.给文章的第五节加上标点符号。(4分)   3.读完全文你认为以下哪种讲法是对的,请打“√”。(3分)这篇短文主要是写(景)(状物)(叙事)的。   看后这道试题后,我们不禁会问:究竟出题者要考查的是什么,为什么对如此简洁、清新的《威尼斯》一文视若无睹,不引导学生欣赏,却把学生引导到如此枯燥无意义的分析中去?难道除此之外,这篇文章别无是处吗?这样的考查给人的感觉就像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拌上一大堆的白蜡让学生生吞下去。   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缺乏对生动的阅读活动应有的立体的动态的考查,更没有把阅读本体(学生)置于考查的中心,体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感受、情感、记忆、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活动,展示他们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状况。糟糕的是,这样的考查活动在小学语文试卷中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测试中,为了检测考生的概括能力,评卷强调结果的唯一性,要求答题纲举目张,条理分明,逻辑合理。要知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求唯一答案本身就是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扼杀。因此我们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测试题真的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   弊端二:考查者自身对阅读能力的训练方向不明确。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首先,读者通过复杂的语言活动,把文本的外在语言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语言;同时,这一复杂的转化过程还伴随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以提供必要的相关文化背景支持。所以,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字、词、句、篇)──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也称在文章中“走来回”)──评价(个人看法或鉴赏)──创造(独到见解或新的发现)。看来,我们疲于奔命的仅仅是阅读过程的初级阶段──感知和理解。不可否认,这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但不能不看到阅读训练的高层建筑是评价和创造。   其实这点认识中国的教育家们造就已经提出了。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教学仅仅等于逐句讲解的时候,便什么都谈不到了。读书不能够拘泥于文字,而应当驱遣着想象来看,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够领会它。假如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够接近作者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