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论文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与感恩教育实践.docx

教师德育论文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与感恩教育实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德育论文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与感恩教育实践

教师德育论文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与感恩教育实践   在感恩教育课题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曾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做了问卷调查、访谈,并运用自然观察法,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进行了观察,同时,也借鉴了其他研究者的资料,对小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加以分析和整理,希望能更加全面的反映其问题和实质性原因。   一、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概述   调查发现,“认为父母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90%,而对父母的付出能够感激和回报的仅有30%。调查中,多数孩子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对于“你是否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不少小学生认为帮助自己的人很少,或者直接说没有人帮助过自己。他们说“没有人帮助过我,我都是靠自己”“有,可是太少了”“我不需要帮助”。有些学生认为像交警、医生等服务人员的帮助都是不必感激地,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当问及“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做?”有很多学生说会去帮助,但是却察觉不到别人的困难。   在最感激的人中有许多学生把自己排在了前面,不过父母作为最感激的人被排在第一的占到大多数,但是能想到或有意识的想到回报父母的学生很少。有的学生说“学好习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其余的他们不在乎”。当问到“你记得帮助你的人么?”有许多小学生说不出来,记不得,有得说只记得大事而细微的帮助就记不得了。当问到“别人帮助你时,你是怎么做的?”有些小学生知道说“谢谢”,有些学生会想到报答他。在学校门口,父母风雨中辛苦接送孩子,而能说声感激之言的学生很少。总之,小学生感恩缺乏的表现概括如下:   (1)日常行为方面   在日常行为习惯上,表现为不注意保护环境卫生,不爱护社会公物、学校公物和自然的花草树木,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遵守基本的校规校纪。马路上、公园里、校园里,有些学生随地抛撒垃圾,校园里垃圾见不到学生们弯腰捡拾,教室的桌椅板凳一次次的修缮却又一次次地再度“伤残”……   (2)消费观念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提高,不少学生不顾家庭生活状况,盲目攀比、超前消费,很少能理解到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还有些学生浪费严重,不珍惜得到的任何东西,书包一年要用好几个,随便乱扔,文具经常丢经常换,铅笔用了一半就扔的现象很多;本子更是用不了几页就扔。玩具时常更新,无论价格多贵…..    (3)人际关系方面   在人际关系上,很难做到与人为善,很少主动为他人着想,当发生人际冲突的时候不愿包容谅解他人,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缺乏感激之情,总认为一切帮助和服务都是里所应当的。很多学生不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与人合作、如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人不知帮助和体谅,对于帮助自己的人不知感激和回报。   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导致中小学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大致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家庭在中小学生感恩意识最初的建立与否中,占有主导性地位。   (1)家庭方面的原因   第一,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娇宠和溺爱。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被四位老人和父母宠着,即使父母有意识的不去娇惯他们,但依然免不了娇宠有加。因此,才有了现在的许多在青少年身上出现的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缺乏对他人的尊重、理解,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   第二,父母教养观的偏执。   有些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存在着过重的补偿心理,这种补偿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受的苦不能再让孩子再受苦,于是极力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二是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就成为实现父母意愿的工具。父母不是按照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要求来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过多的呵护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和寄生思想,使子女将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根本不会对父母萌生任何感激之情。   第三,父母自身地位的缺失   感恩应首先从对父母的感恩开始。而我们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甚至给孩子的爱过于伟大,使自己失去了尊严,失去了地位和人格,也使得孩子失去了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父母要有自己的尊严,在人格上,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和我们一样都瞧不起人格低下的人。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场所,因此,感恩意识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给与感恩教育足够的重视,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个体智力发展的过渡关注,品德教育的普遍忽视。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最终的人才选拔,关系到人未来生活质量的依然由考试一锤定音。家长、学校和社会放松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第二,学校德育的缺失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实施中,存在着理想化、圣人化、纸面化的特点,难以达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