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灵渠一本等待翻阅大书
灵渠一本等待翻阅大书 1941年8月,抗战正焦灼,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短暂出游,登上了灵渠尖尖的铧嘴。拄杖的蒋介石望向远处湘江的源头,再将目光移至脚下:被利刃般的铧嘴劈开的海洋河,三分向右,经灵渠南渠流向三十多公里外的漓江;七分向左,经灵渠北渠和大小天平坝汇入湘江故道。 这是始自两千多年前,北去的湘江与南流的漓江之间一次精巧的勾连,更是它们背后整个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融会贯通。中国就像一个病人,被灵渠这根小小的“银针”打通了全身经络,南北汇合。而开凿灵渠的秦人,也借此浮舟越过南岭,将帝国扩大了一倍。 在民国,出桂林城五十七公里的灵渠,已经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政客、文人涌向这里,怀想大一统的秦国。而现在,每年桂林接待的三千多万游客中,只有三十万会去灵渠。 跟灵渠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兴安县历史文化研究者岳启海感慨:“如果说阳朔是桂林的客厅,灵渠就是桂林的书房。”可惜,现在喜欢书房的客人太少了。 #1051845; 假装来自秦朝 如今在灵渠公园里乘竹筏上铧嘴,撑筏子的南陡村小妹还会有板有眼地对你说,她的族人已经在此生活两千年:“我们村姓艾的,大多是秦朝陡军的后代。我们的祖先当年跟随秦始皇的大军南下,开凿灵渠、征服岭南,然后就留在了这里,负责看守陡门,也就是守船闸……” 当竹筏漂到大小天平坝附近,小妹又指指坝面迎水的巨型条石:“看,这是两千年前的石头。” 一开始听到这样时空穿越的讲解,我还很兴奋。细思一阵子,也就知道,这不过是些勾引游客的诳语――秦朝有没有陡军并无记载,历史上重修灵渠,也已不知多少次。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灵渠,也许只有构架还属于秦代,其他的石料、堤岸、风物,早已留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痕迹,就像一块文化的层积岩。 采访岳启海时,他笑:“艾姓的人没有证据,在兴安,陡军后人只有季、颜、宿三个姓。”另一位灵渠研究者、原兴安县志办主任刘建新更加愤愤不平:“我讨厌死了那些教坏他们的人……真正有陡军记载的是明代,艾姓族人迁到灵渠边更要到清朝。” 不过这也说明,住在灵渠边的南陡村民,早已深谙游客的心理:来到这里翻阅灵渠这本厚重大书的人,都想翻到封底看一看,当年远道而来的秦人究竟还有什么遗留。 #1051845; 灵渠边的遗址 55岁的岳启海,一辈子的工作都是围绕灵渠打转。20世纪90年代他在兴安县博物馆跟着区考古队的队员发掘秦城遗址七里圩段,那遗址就位于灵渠与漓江交汇处的冲积三角洲上。后来他调到县文化旅游局,专门接待到访灵渠的各路考察者。现在,退休了,他依然整天跑在这条三十七公里的人工运河沿线。 听说我想要“寻秦”,他开车搭我沿桂黄公路向西南驰去。离开兴安县城约二十五公里,一段略高出地面几十公分的夯土土埂便出现在眼前。 广西考古所的邵天伟站在土埂上,他身前的地面下降半米,已被开掘成一个约十二平方米、边缘齐整的大坑。坑底一侧整齐摆放着十几块陶豆残件,这是今天的发掘成果,陶豆上的泥土还很新鲜、潮润。“年代在汉,还没有发现明显能跟秦朝联系起来的风格。”指指这堆微薄的收获,邵天伟明显不够满足。 他脚下这块已被茂密葡萄园包围的土埂,就是兴安县四处“秦城遗址”中的另一处:通济村。史籍记载中秦始皇发兵戍五岭,在这里修筑了城堡,重兵屯驻。它也是桂林最早的城市雏形。 没有专家指引,你很难注意到这是一座城。曾经的护城河,长满高草,刀光剑影消弭在历史缝隙。剩下最显著的地标,唯有两公里外蜿蜒而过的灵渠。 跟20世纪90年代在七里圩遗址考古的前辈们一样,邵天伟他们依然没能找到秦朝在这里留下的确凿文物证据。七里圩的出土文物属于汉代中期,这一次年代提前了,从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的陶瓦、陶豆、陶壶、建筑构件时有发现,还确定了几个城门的位置,可是,“秦太短命了,短到它遗物的风格很难跟前后的战国、西汉区分,尤其在岭南。秦朝人只是路过”。 #1051845; 躺在群山中的“人”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公元前207年灭亡,秦朝只维持了短短十五年。可是光开凿灵渠,秦人就大方花费了五年。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使尉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坛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持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这里的“凿渠而通粮道”,指的就是灵渠。 回到历史现场,五十万秦军兵分五路,分别指向南岭的五处山口,其中一部势如破竹推进到了越城岭下。百越中的西瓯部落在密林中潜行伏击,顽强抵抗,迫使秦军挥戈三年,丝毫不敢松懈,粮草也消耗殆尽。因而才有了一个名叫“禄”的监御史,领命凿通湘江、漓江,帮助运粮船浮舟过岭。 后世把“禄”称为史禄或监禄,他最令人叹服的,就是灵渠的选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ppt VIP
- 最新美的集团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方案.docx VIP
- AVEVA Marine 船舶生产设计培训中文材料 (套料).pdf VIP
- 汇川(INOVANCE)ME320L变频器说明书.pdf
- 迈向净零碳排之路—2030光储能源转型白皮书-InfoLink.pdf VIP
- 【区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护理给药制度ppt.ppt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机工程学(西南交通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docx VIP
- 公考行测送分口诀包.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