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话还是荒诞从教育价值看我国幼儿读物创作伦理
童话还是荒诞从教育价值看我国幼儿读物创作伦理 摘要:本研究对幼儿读物的创作伦理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幼儿读物在创作底蕴、创作手法、塑造能力、创作理性、创作底线、创作理性、创作观念等创作伦理上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把健康的精神食粮送给孩子是每个幼儿读物的创作者,幼儿读物的研究者和出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童话;荒诞;教育价值;幼儿读物;创作伦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5-0057-02 一、引言 幼年时期是一个人感知世界、思维启蒙、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主动性强、好奇心重,时刻渴望利用自己感官所能触及的一切事物来丰富自己。优秀的幼儿读物在促进儿童神经发育、开启智慧、丰富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幼儿读物数量的增加,幼儿教育读物的质量开始下降。很多作品打着“童话”的幌子,干着胡编乱造的勾当,对幼儿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 二、童话旗帜下的荒谬创作及其教育影响 幼儿读物本身应该带给小孩子的是健康的精神养料,童话带给人的也应该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心灵的纯净。然而很多创作者在商业化的驱使之下,纷杂的幼儿读物市场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在童话旗帜下的荒谬作品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创作底蕴不足,违背生活常识 童话的逻辑性是指幻想和现实结合的规律。所有的童话都是虚构的,但有的读起来合情合理,而有的却觉得很牵强,原因就在于前者符合童话的逻辑,而后者却忽略了这一点,以至破坏了整个故事的合理性。 童话《小偷罢工》里有个小偷协会集体通过了罢工决议,为了让小偷复工,于是与小偷协会代表谈判,小偷抱怨自己没黑没白地工作,要求政府给开工资。这个童话采用幻想的手法使故事貌似真实,但其实荒诞,违背生活逻辑,小偷竟然被说成是一个职业,也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无意之中好像是对小偷这个职业的鼓吹和张扬。 (二)创作手法蹩脚,想象力贫乏 童话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有趣味性和亲切感,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归功于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手法,童话的荒诞美就会进入尴尬的境地。童话的创作者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拟人手法将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予它们思想情感和思维活动。作家无非就是想要求新求异,但是由于想象力的贫乏,创作手法又很蹩脚,违背支配他们的自然法则和生活规律。 夸张作为修辞手法,夸张就是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的特点。作为艺术手段,夸张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扩大和强调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突出其本质特征,达到增强艺术效果的目的。夸张用得恰如其缝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在幼儿读物作品中,很多创作者为了博得读者的笑声或者追逐市场利益而滥用夸张,随意将一些角色和事件夸大到荒诞、滑稽不堪,从而陷于浅薄和庸俗。 (三)塑造能力低下,缺乏典型人物 童话形象是整个作品的关键部分,没有活泼有趣的童话形象,作品的基本思想就不能生动有力地传达给读者。在所有文学作品中,童话的形象最为广泛,世间万物都可以作为有语言行为、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出现在故事中。但不管选取什么去充当童话的角色,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它们身上具有的也是各种人物的社会性格。 当前的幼儿读物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人物形象往往很滑稽或是很叛逆,比如“淘气包”、“捣蛋鬼”,在繁荣的幼儿读物中都是些概念化的角色或者是一群形象特点模糊的人物。作家选择了求易的心态,不再涉足幼儿的现实生活,因此塑造的人物形象无需在这种没有难度的写作中通过真实的情景刻画人物性格和特色,这些形象只需赋予其特殊的符号即可。 (四)创作现实缺乏,远离本土生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贫富相差的悬殊、文化层次的出入、价值观念的矛盾、信仰的危机等等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生活和思想压力。儿童读物作家在创作中却并没有承担起为国家未来塑造民族性格和提供情感养料的责任,很多作家的创作理性已经完全迷失在虚拟的现实,虚拟的快乐童年生活的浪潮中了,在当前的儿童读物创作中很难看到能够关注表现儿童生活本质,挖掘儿童心灵深处真诚体验的作品。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比如贫困山区苦难的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等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虽然也有作家关注,但始终没有被重视。 (五)创作底线缺失,违背人性伦理 在童话《鲁肉找快乐》中就给读者制造了一个残忍、非常没有人性的故事,主要内容如下:鲁肉是一只猫,这只猫要找快乐,但是这只猫的快乐可谓天下奇事,一直在寻找快乐,却是一只最不快乐的猫。“鲁肉说:‘我要穿小一号的鞋子,是为了得到宽解的快乐――当我把穿了一天的鞋子脱掉的当儿,太舒服,我觉得真的好享受。那种感觉,就好像从地狱搭电梯直登天堂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激励教学与幼儿健康发展.doc
- 激励教学法在高校田径课程中应用分析.doc
- 澳门资讯科技教育调查与改进.doc
- 激励教育在民办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应用.doc
- 激励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必要性.doc
- 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对策研究.doc
- 激发中职学生平面设计课堂创意思维初探.doc
-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培养说英语能力.doc
- 激发兴趣让学生遨游于阅读海洋.doc
- 激发农村初中生阅读兴趣对策.doc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