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迁记述春秋五霸
司马迁记述春秋五霸 摘 要: 本文从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提到“春秋五霸”而未确应其对象来设点研究,通过详尽的史料分析与逻辑推理,得出“春秋五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吴王阖闾的结论,从而为“春秋五霸”的史学考证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春秋五霸 司马迁对东周前期的政治形势做了如下的论述:列国之间,“强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霸,诸侯恣行……”。[1]这说明:春秋时代,列国战乱不休,王权衰落失控,政局由几个先后争霸的诸侯左右。那么,这五个诸侯各是何人呢?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然而宋襄公缺乏霸主应具备的条件,因此他不可能称霸。“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2]妄想称霸;当时楚成王也想趁齐桓公去世,称霸中原。因此二者矛盾尖锐。“公子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3]但宋襄公不听忠告,一意孤行,结果在会盟时为楚所执。后虽获释,但不改初衷,公元前638年出兵伐郑,与救郑的楚军在泓水交战。他迂腐固执,不知抓住有利战机,直等到楚军渡河列阵后才开战,结果“宋师大败,襄公伤股”,[4]次年因伤重而死。试想,这样一个愚妄之人,能称得上“霸主”吗?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此说虽然否认宋襄公是“霸主”,但同时也否认秦穆公是“霸主”,这似乎欠妥。《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齐、楚、秦、晋始大”;[5]齐桓公称霸期间,诸侯中“唯齐楚秦晋为强”。[6]此后“四海迭兴,更为霸主”。[7]历史真相如此,不应该把“秦”从“霸主”行列中勾销。 司马迁明确告诉我们:“四强”都是“霸主”。而前面提到“五霸”,那么还有一个是谁呢?《史记》记载:“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拨诸侯……”[8]伍子胥也曾说夫差:我另若父“?”。这说明春秋晚期的吴王阖闾是第五个霸主。 现将五霸主要事迹略述如下: 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他任用管仲,整顿国政,进行改革,国力强盛。他号召“尊王攘夷”。公元前663年,伐山戎救燕。公元前658年,卫文公有狄乱,“齐率诸侯城楚丘,而立卫君”。[9]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乘胜伐楚。管仲责难楚成王:“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迫使楚认错,答应纳贡。公元前648年,王弟带与戎翟合谋伐周,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10]公元前644年,戎伐周,“齐令诸侯各发卒戎周”[11]桓公曾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其中蔡丘之会(公元前651年),周襄王也派人参加,并且“赐桓公斌胙,彤弓矢,大路……”。[12]司马迁称赞:“不背柯盟,桓公以昌,九合诸侯,霸功显彰。”[13] 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即位当年,周王室内乱,周王奔郑。晋文公采纳赵衰“入王尊周”的建议,发兵“入襄王于周”,[14]杀王弟带,平定内乱。公元前632年,败楚于城濮,一度依附与楚的中原小国转而依附于晋,晋一战定霸。是年冬,“晋侯会诸侯于温”,[15]后又“率诸侯朝王于践土”。[16]天子曾“命晋侯为伯”,[17]并赐?、?、嬖、?、瓒等。司马迁“嘉文公锡?比,作晋世家”。[18] 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公元前649年,戎发周,秦“救王伐戎,戎去”。[19]公元前635年,“秦穆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20]公元前623年,“秦用由于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穆公以“金鼓”。[21] 楚庄王,公元前613年―前591年在位。他任用孙叔敖,整顿内政,国力日强。公元前606年,伐陆浑之戎,陈兵周郊,炫耀武力。公元前598年,庄王为夏徵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22]诛徵舒后“乃逐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23]公元前597年春,楚军围郑,破郑都,“郑伯肉祖牵羊以逆”。[24]庄王认为郑已服“遂许之平”。[25]是年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26]以后,楚霸为会盟合诸侯。[27]中原小国无不惟命是从。司马迁“嘉庄王之义,作楚世家”。[28] 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他任用伍子胥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又任用大军事家孙武练兵,因此国力日益强盛。从公元前512年起,吴不断侵扰楚国,拔舒取六和赞蚕食楚边邑。公元前506年,吴与唐蔡联军大举攻楚。“五战,楚五败”,[29]“吴兵遂入郢”。[30]楚建都于郢约200年,第一次被攻破了。司马迁评论阖闾:“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31] 最后说一说对越王勾践的评论。有人认为越王勾践是“春秋五霸”之一,而勾践也确实是“霸主”的形象。灭吴后,他“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