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在册志愿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不在册志愿者

一位不在册志愿者   5?12汶川大地震,映秀镇两名被废墟掩埋150小时和179小时后被成功救出者的背后,是一个20岁的志愿者单薄的身影;邱光华机组失事,从大山里抬出烈士邱光华遗体的人,也是这个志愿者。他的名字叫尹春龙,四川省资阳人。      貌不惊人的志愿者      身高不足1.60米,肌体也并不十分结实,笑起来眯缝着一对不大的眼睛,无论怎样看他,都是那种再普通不过的人。然而,他却是“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有2008年7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所授的奖牌作证。   他的名字叫尹春龙,四川资阳雁江区中和镇人,1988年出生。老实说,他读书不怎么上劲,成绩一直不理想。可是他却有个最大的长处――热爱劳动,所以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是班里的劳动委员。15岁时他初中没毕业,就辍学打工去了,到成都双流县白家镇临江村学种香菇。      老板安排他在菇棚里摘香菇。可别小看他,别人在菇棚里“猫”一天,累得腰酸背痛只能摘五六十公斤,可是尹春龙每天却能摘百公斤左右,而且从早到晚“猫”在菇棚里,从不喊腰酸背痛。   2006年,18岁已当了三年“学徒”的尹春龙,决定自己“当老板”种香菇。他在临江村租了4亩地,借了2万元建起了自己的菇棚。尹春龙是一个不知道累的小伙子,白天工作在自己的菇棚里,晚上就去建筑工地挑运砖头,没日没夜的劳动锻炼了他的体力。他买不起机动车,所有原材料的运输都靠蹬三轮。长期蹬三轮锻炼了他的腿力,这也是他后来在汶川大地震中搜救邱光华机组爬山越岭的“腿功”基础。   2007年,尹春龙的香菇获得丰收,他尝到了甜头,就把父母动员了来一起种香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尹春龙突然失踪了。父母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家里仅有的4000多元存款也没有了。更重要的是,尹春龙这一走,香菇没人管理,父母又不懂,还不知道要造成多大的损失。   终于有一天,尹春龙回来了,可是这已经过去了48天。儿子回来的时候,身上到处是疙瘩,到处是伤疤。父母为儿子不说一声就拿走家里4000多元存款而怄气,更为香菇蒙受巨大损失而冒火。儿子却很得意地告诉父母说,他当了英雄,不仅救过受伤的活人,还抬过遇难的烈士。父母认为他在吹牛,不相信他的话。直到媒体记者找上门来,四川省电力部门的领导亲自上门慰问,感谢他们养育了一个好儿子时,父母才相信儿子成了英雄。当儿子从北京抱回“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的奖牌时,尹春龙父母才彻底相信儿子确实是个英雄。   8月19日,汶川大地震百天祭日这天,记者从资阳赶到成都双流白家镇采访。见到家乡去的记者,尹春龙父母高兴不已。说起儿子的英雄事迹,夫妇俩说:“这娃儿没别的,从小就能吃苦,从小到大,真的是很吃得起苦!”      无名小子创造奇迹      2008年年初的雪灾,尹春龙就想去参加救灾,但被父母阻止没能去成。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打定主意要去地震灾区救援。5月13日一大早,他说要进城买点东西,拿走了家里仅有的4000多元存折。他取出全部存款,平时不抽烟、不打牌、花一分钱都要计算的尹春龙,破天荒花了370元,从白家镇租了一辆出租车赶到都江堰。下车后他见到附近一个网吧坍塌,正在展开施救,就立即投入救援。深夜,疲劳了一天的尹春龙就睡在街头,度过了救援的第一个夜晚。   第二天一大早,他听说映秀镇地震最严重,就花了500多元买了食品和水,徒步向映秀镇进发。下午4点多钟,他走到距映秀镇三公里的码头时,这里已有几艘冲锋舟,大批灾民蜂拥着往冲锋舟上挤。尹春龙跳进齐腰深的河水中,帮助抬伤员,维持秩序。官兵见他很能干,就给了他一件工兵救生衣,怕他万一被河水冲倒了可以自救。黑夜来临,不懂也没有在志愿者组织登记的尹春龙,蜷曲在河滩上过了一夜。   第三天他来到映秀镇,帮助消防员在废墟上传递砖石,将遇难者遗体装进尸袋。消防员从废墟里救出一名叫蒋宇恒的年轻男子,尹春龙就跑前跑后把蒋宇恒送到新桥的医疗点。一路上,他一心想自己也要从废墟中救出一个活人,也算不枉来灾区一趟。   5月16日,在受灾极为严重的映秀电厂办公楼,最早开进映秀的山东、上海消防官兵正用生命探测仪反复探测,生命迹象却十分渺茫。电厂领导和职工不肯死心,不停地在废墟上呼喊失踪者的名字。16日下午,生命探测仪终于探测到有生命的迹象,而且显示是一男一女。救援队员在办公楼侧面掏出一个通道,与埋在废墟中的女员工虞锦华对上了话。然而,一次次的余震却震塌了通道,希望渺茫。   17日,最后定出的方案是在废墟上方打探洞。当探洞打到5米深时,生命探测仪却测不出“生命迹象”了。救援队员向领导请求:要不要再继续营救?就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一个小伙子站了出来说:“让我下洞去,我能救出里边的人!”这人就是尹春龙。在现场的电厂领导和职工看着这个身体单薄的小伙子,虽然有些怀疑,但却没有反对,也许他单薄的身体正适合于在狭窄的洞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