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条高速路烂尾
一条高速路烂尾 微风徐徐,临时挖就的水塘里,鸭群游弋。岸边,近一人高的野草随风摇曳,与远处的稻田竞绿。荒草丛中,林立混凝土桥墩和锈迹斑驳的浇筑模具,俨然一处巨大的工业遗址。 荒草萋萋之地、鸭群戏水之处,原为已经施工完毕的路基,属于安徽省宣城市五星乡的铜南宣高速公路A12标段。按照计划,这条2006年下半年开工的高速路项目,在2008年即应建成通车。但实际情况是,项目甫开即停,在2008年初全面停工整改后,虽经两轮多方协调,一直未能复工。 铜南宣高速自铜陵经隶属芜湖的南陵县,再到东邻江苏的宣城市,将皖南两市一县串成一线。通车后将大大缩短皖南到长三角的时间。不仅利于三地,亦符合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战略。 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甚巨,单凭政府资金或有不足,不少项目都引入社会资金弥补。由于并非所有的项目都能获得批复,不少地方在引入民资时,往往优先青睐有“能耐”在北京“跑项目”者。而这些拥有深厚人脉的“能人”之中,不乏依附权贵的裙带资本。 有此背景,这类“能人”未必握有雄厚资金,却一定擅长在北京和地方之间组合各类资源,同时搞定批文、贷款。如果一切顺利,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平添政绩,银行拓展业务,社会资金坐收丰厚通行费收益,可谓皆大欢喜。 问题在于,这种涉及多方而又环环相扣的运作结构,风险过于集中。一旦中枢“短路”,则整个系统崩溃。至今烂尾的铜南宣高速项目背后,即存在一位与多名落马官员有染的此类枢纽人物。 从审批到开工,铜南宣项目的前期过程一路删繁就简、狂飙突进,此人居间运作,功不可没。 但脱缰的速度也埋藏着“定时炸弹”――以其为核心的项目运作进展至后期,利益协调之复杂,以及各种陡生的不可抗变故,逐渐让局面失控。心灰意懒之际,此人心欲退而身不由,让其本人、地方政府、权威协调者与后续接手者均感手足无措,善后复工变数丛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背后,徒留“欲速则不达”之叹。被搞砸烂尾至今的铜南宣高速项目,成为地方政府超速建设的失败样本。 市、厅之争 工业重镇铜陵位于长江中下游,并获批万吨级码头。依托于长三角地区,2005年-2008年,铜陵市实际利用长三角资金年均增幅约50%,超过全国招商引资平均增长水平。公开数据显示,铜陵市工业销售收入中70%以上亦来自于长三角地区。 这来自于矿山逐渐枯竭的背景下,铜陵市早在2001年“十五”规划中就提出对接长三角战略,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找商”等方式,广辟工业园区,积极吸引投资。 无缝对接,交通先行。在交通图上看,上海至重庆的高速公路,仅铜陵至宣城之间未联通,需先后转道318国道及320省道,路阻且绕。故而在2003年初的安徽省交通工作会议上,铜陵市提出修建铜南宣高速公路以融入国家网。 2004年2月,铜陵市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委托咨询公司编制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4月,铜陵、芜湖、宣城三市政府召开座谈会,商定由铜陵市政府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部,承担前期征地、动拆迁等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中的协调保证工作,并向有关单位积极争取税收、征地、拆迁等优惠政策。 根据会议纪要,由铜陵市建设投资公司(下称铜陵建投)、宣城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宣城路建)、民营企业中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基公司)三方合资,于2004年底成立了铜陵市铜宣高速公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铜宣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铜陵方面出资3000万元、宣城方面和中基公司各出资3500万元。 开业之际,芜湖市并未出资入股。铜宣公司一位中层对《财经》记者解释,这是因为芜湖市顾忌前期的投资风险,“高速公路项目的审批时间长、风险高,万一批不下来,前期跑项目的钱就打水漂了,所以芜湖市当时选择暂不入股,但保留参股权。”事后来看,芜湖市的这一举动也成为停工的因素之一。 2004年6月5日,三市交通局联合向省交通厅报送《关于铜陵-南陵-宣城高速公路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数日后,三市发改委同样联合向省发改委报送了上述请示。 不过,三市尤其是铜陵市的前期工作,与安徽省交通厅之间出现竞争。因为仅仅两个月后,在省政府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会议上,铜南宣高速被明确交由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安徽交投)建设,由省交通厅负责前期工作。省政府这一决定,系对交通厅相关报请的批示。 “我们根据省里安排,从2005年初开始去三市做前期衔接工作,一直下半年,在芜湖、宣城很顺利,到了铜陵就做不下去了,最后只能放弃。”安徽交投副总经理王宏祥介绍。 2005年3月,安徽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关于安徽省铜陵-南陵-宣城高速公路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此后半年内,水利部水土保持中心、交通部、原环保总局环评中心、国土资源部、水利部长江委等部门分别作了相关批复。 北京“能人” “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