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杨李之恋
不同杨李之恋 摘 要: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是文坛上的热门话题。白朴的《梧桐雨》和洪?的《长生殿》同样说的是杨、李之恋,但两部作品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上都有巨大的差异。《梧桐雨》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批判杨、李之恋,感慨历史兴亡;《长生殿》主要从爱情角度赞美杨、李之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关键词: 《梧桐雨》 《长生殿》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区别 天宝以来,杨、李的爱情故事成了文坛的热门话题。历来评论杨、李故事的作品,或侧重政治标准批判他们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对他们的爱情持否定态度;或弱化政治因素,同情他们的深情及无奈的生离死别而对他们的爱情持肯定态度。白朴的《梧桐雨》和洪?的《长生殿》同样是写杨、李的爱情故事,前者代表了讽刺批判的否定态度,后者代表了赞美爱情的肯定态度。两部作品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一、杨贵妃形象的不同 白朴的《梧桐雨》中,杨贵妃被极力塑造成庸俗放荡的贵妇人形象,是一个在爱情态度上不忠贞,在爱情考验面前不坚定,在临死之前只知道绝望、抱怨的红颜祸水。 白朴根据民间轶闻,在作品中揭露了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暧昧关系。《梧桐雨》中多次提及他们这种暧昧关系,如安禄山在离开朝廷去赴渔阳节度使任时说:“别的都罢,只是我与贵妃有些私事,一旦远离,怎生放的下心?”在第一折七夕盟誓中,杨贵妃有一段心理独白:“近日边庭送来一蕃将来,名安禄山,此人滑黠,能善解人意,又能胡旋舞……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这一段独白,也揭露了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私情,表明了杨贵妃对爱情的不忠贞。 在宰相张九龄向唐玄宗力奏除去安禄山时,杨贵妃却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认为安禄山“又矮矬,又会舞回旋,留着解闷倒好”,力荐唐玄宗留下安禄山。正是因为她的这句话,为唐王朝埋下了祸根,足以表现杨贵妃红颜祸水的本性。连安禄山也承认“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如此这般反复渲染,塑造了一个红颜祸水的形象,让人相信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那么她的最后被缢杀无疑就是咎由自取,不仅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反而会增加人们对她的怨恨。 面对死亡,杨贵妃一味考虑自己,只想着求生。最初她企图以昔日恩情换来生存希望,“妾死不足惜,但主上之恩,不曾报得,数年恩爱,教妾怎生割舍”。当这种动之以情的手段失效的时候,她加重了语气,近乎威逼道:“陛下,怎生救妾身一救。”最终唐玄宗被迫下令缢杀,她充满怨恨和绝望地说:“陛下,好下的也。” 白朴的《梧桐雨》中,杨贵妃是一个淫荡不忠的红颜祸水。洪?笔下的杨贵妃完全是另一形象。洪?在塑造杨贵妃的形象时,奉行“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的原则,淘尽了一切有损人物的污秽笔墨,把杨贵妃塑造成一个冰清玉洁,对爱情专一,敢于为爱情牺牲,并在生死关头深明大义、无畏奉献的女英雄。 杨贵妃在爱情生活中是积极主动的,她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角色,而是一个敢于追求的女人,在剧中则表现为强烈的妒忌心,她为唐玄宗与虢国夫人眉来眼去而盛怒,为唐玄宗偶幸梅妃而兴师问罪。这种妒忌其实正是她爱得深沉的表现,因为爱情是不容第三者插足的,她自己专一地爱着唐玄宗,同时也希望唐玄宗能对自己专一。 杨贵妃具有为爱牺牲的精神。杨贵妃在生死关头是无私的,想的念的都是唐玄宗。事变刚刚发生,杨贵妃出自本能地想要求生,但当发现唐玄宗处境危险时,她便不再为自己求生而是主动请死。危急关头,深明大义的她最终以超常的勇气接受一切,以自己的慷慨捐生换取玄宗和朝廷的安全,表现出难得的无畏和牺牲精神:“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临死之前,她嘱咐高力士两件事,一是要高力士小心侍奉,劝皇上再不要以她为念,二是要高力士将爱情信物――金钗钿盒殉葬,“一命儿便死在黄泉下,一灵儿只傍着黄旗下”,这一番交代体现出她对唐明皇生死不渝的爱情。 杨贵妃死后,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总为唐玄宗遭到的误解辩白:“岂是他顿薄劣!想那日遭磨劫,兵刃纵横,社稷危矣,蒙难君王怎护臣妾?妾甘就死,死而无怨,与君何涉?”《情悔》一出,与其说是杨贵妃忏悔生前的罪过,不如说是她对唐玄宗的痴情丝毫不悔,为了情缘宁肯不成仙。杨贵妃死后的灵魂,仍然望着唐玄宗西行的尘土,追随前去。在夜晚,她总是不住地把玩金钗钿盒,苦苦地回忆她与唐玄宗的恩情。成仙之后,她并不热衷于天宫岁月,为了与唐玄宗的爱情,她甘心把仙位抛,不惜在人间再受折磨。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杨贵妃都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纯真、坚定、执着。 二、主题思想的不同 白朴的《梧桐雨》是描写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其中固然也有对他们爱情的描写,但着眼点却是抒写一种人生变幻无穷、胜衰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