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MOS器件的界面特性影响着器件的成品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Si-SiO2界面的SiO2一侧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电荷或能量状态,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①二氧化硅层中的可动离子
②二氧化硅中的固定电荷
③界面态
④二氧化硅层中的电离陷阱电荷;氧化层电荷的性质与来源;可动离子电荷Qm的测量:
1)在实际的MOS系统中,膜层中的可动离子是致使半导体器件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膜层中的正电荷包含固定正电荷、Si界面态电荷和一部分靠近Si界面的可动离子电荷,因此,要确定膜层中的可动离子电荷 ,就必须进行电荷分离。把可动离子和固定电荷区分开来的办法是利用正、负偏压温度实验,简称B-T试验。 ;3)保持偏压不变,将样品冷却到室温,然后去掉偏压,测量高频C-V特性,曲线所对应的平带电压值减小,C-V特性曲线向右移动,得到图中的曲线2。接着,改变偏压极性,作正BT处理。加热时间和温度与负BT相同。正BT处理后, SiO2中的可动正电荷又全部漂移到Si- SiO2界面附近,测量高频C-V特性,C-V曲线向左方移动,得到图中的曲线3。;5)右表中所列的可动离子面密度是国内典型亚微米CMOS工艺线上的测量数据;固定电荷Qf:分布在SiO2 一侧距Si-SiO2界面小于2.5nm的氧化层内的电荷,起源于硅材料在热氧化过程中引入的缺陷。
1) 固定电荷的面密度是固定的;
2) 位于Si-SiO2界面的2.5nm范围以内;
3) 面密度值受氧化层厚度或硅中杂质类型及浓度的影响不明显;
4) 与氧化和退火条件,以及硅晶体的取向有很显著的关系( 一般有(111)>(110)>(100))。;9;固定电荷Qf的测量:固定电荷可以近似地认为分布在硅-二氧化硅界面处,故平带电压:
;界面态:又称为界面陷阱电荷Qit,是指Si-SiO2 界面处位于禁带中的能级或能带,它们可以很短时间内和衬底交换电荷。
①除了未饱和的悬挂键外,硅表面的晶格缺陷和损伤以及界面处杂质等也可以形成界面态。
②退火可以有效地降低界面态密度。
③界面态密度按(111)晶面大于(110)晶面、 (110)晶面大于(100)晶面的顺序而变。;氧化层陷阱电荷:是由于各种辐射如X射线、?射线、电子射线等产生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取决于氧化层陷阱中俘获的是电子还是空穴。
①二氧化硅中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如果没有电场,电子和空穴将复合掉,不会产生净电荷。
②存在由正栅压引起的电场时,电子被拉向栅极,而空穴由于在二氧化硅中很难移动,可能陷于陷阱中,这些被俘获的空穴就表现为正的空间电荷。
③辐射感应的空间电荷通过在300?C以上进行退火可以很快地消去。;对可靠性的影响;14;15;16;17;18;19;热载流子注入效应是MOSFET的一个重要失效机理。高能载流子,也称为热载流子:
产生于漏极的大沟道电场
有效温度高于晶格的温度
通过声子发射把能量传递给晶格,这会造成在硅-二氧化硅界面处能键的断裂
热载流子也会注入到SiO2中而被俘获
键的断裂和被俘获的载流子会产生氧化层电荷和界面态,这会影响沟道载流子的迁移率和有效沟道势能。
能量达到甚至超过SiO2-Si势垒(3.2eV)便会注入到SiO2中去;当能量等于或大于4.2eV时就会打断共价键而产生界面陷阱,这就是热载流子注入效应。;热载流子效应示意图;热载流子效应的性质;热载流子效应对器件特性的影响和测量;24;热载流子效应的影响因素;热载流子效应的改进措施;27;在MOS器件及其IC中,栅极下面存在一薄层SiO2,即常说的栅氧。栅氧的漏电与栅氧质量关系极大,漏电增加到一定程度即构成击穿,导致器件失效。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尺寸的等比例缩小,芯片面积不断增大,相应地栅氧总面积也增大,存在缺陷的概率增加,加上受到高电场的作用,栅氧发生击穿的地方增多,可靠性问题变得严重。;29;30;击穿的数学模型;到目前为止,哪一种模型较正确还未有定论,不过E模型推算出的寿命比1/E模型推算出的要小,故工业界一般采用E模型。整合温度与电场的加速模型可得到下列TDDB加速模型:;模型参数的提取;栅氧评价的其它方法;软击穿和应力产生的漏电流;改进措施与注意事项;37;当器件工作时,金属互连线的铝条内有一定的电流通过,金属离子会沿导体产生质量的输运,其结果会使导体的某些部位产生空洞或小丘(晶须),这就是电迁移现象。;电迁移物理原因与数学模型;40;41;42;影响电迁移的因素;失效模式;45;46;抗电迁移措施;硅-铝合金中含有氮及硅的析出可促进空洞的形成,硅-铝中加0.1%铜或铝条上覆以W、TiN及TiW等难熔材料可减缓空洞的形成,但难熔材料的电阻率较高,抗电迁移能力也较差,在尺寸继续缩小时也会引起问题,这可通过改进钝化层的淀积过程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