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

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 ;第一节 病毒的吸附;一、病毒的吸附蛋白(virus attachment protein,VAP) ;病毒吸附蛋白的结构及其功能区域;; 根据HA不同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分为4个区: 细胞受体结合区 融合区 跨膜区 膜内区 ;细胞受体结合区;融合区;跨膜区;膜内区;二、 病毒的细胞受体;细胞受体单位;大部分动物病毒的细胞受体单位— 细胞膜中的糖蛋白 糖脂 唾液酸寡糖苷 动物病毒的细胞受体还有重要的细胞生物学功能 如狂犬病毒受体—乙酰胆碱受体 HIV受体—CD4抗原;细胞受体位点; 受体位点与吸附蛋白的结合是多价的,牢固的———不可逆的 病毒受体具有种系和组织特异性 一些不同种系动物的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的病毒受体 病毒受体的种系特异性决定病毒的宿主谱 如多瘤病毒受体存在于小鼠细胞上,故多瘤病毒能感染小鼠。;动物的不同组织细胞上可能存在不同的病毒受体,从而决定了病毒的组织细胞嗜亲性。 HIV可感染具有CD4抗原的T辅助性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而不能感染其他细胞。 不同种属的病毒有着不同的细胞受体,有时甚至同种不同型的病毒以及同型不同株的病毒受体也不相同。 有些不同种属的病毒可能有相同的细胞受体,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病毒的吸附和感染可以对另一种病毒的感染产生干扰。 如Ad-2和柯萨奇病毒B3有相同的细胞受体,前者可阻止后者的吸附。;三、 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结合的机制;(二) 病毒的吸附过程的两个阶段;不可逆性吸附—病毒吸附的第二阶段 牢固的化学键反应 病毒粒子结构上的显著变化 稳定的,不可逆的;(三) 病毒的吸附完成时间;(四) 影响病毒吸附的环境因素;温度越高,碰撞次数愈多 温度越高,细胞膜中脂质分子的运动越快,蛋白质分子的迁移越快,整个膜的流动性增强,受体单位更容易聚集形成受体位点。 ;离子;pH值;其它因素;植物病毒; 第二节 病毒的侵入;;过程: 尾丝吸附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协同,形成多价结合。 尾鞘蛋白收缩 基板上升 尾管在尾部溶菌酶的作用下,插入 dsDNA分子注入; 一类丝杆状???菌体如f1、f2也采取注射式侵入细胞。 通过吸附于雄性细菌所特有的性纤毛的末端,并通过性纤毛的中央孔将其核酸注入细胞内。 ;二、细胞内吞;淋巴囊肿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侵入培养的FG细胞中;细胞内吞作用只发生在病毒受体分布密集的受体位点或受体区。;与溶酶体结合,其衣壳被消化,释放出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质中 吞噬泡移至病毒脱壳的部位(胞质或胞核),然后病毒粒子从中逸出再行脱壳 病毒粒子在吞噬泡与溶酶体结合前,以某种机制逸出吞噬泡;三、膜融合;副粘病毒通过膜融合侵入;;;;JOURNAL OF VIROLOGY, Oct. 2004, p. 11360–11370 ;Circul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WSSV genome. Arrows, positions (outer ring) of the 181?ORFs (red and blue indicate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ranscription); green rectangles, 9?homologous regions (hrs). B, sites of BamHI restriction enzymes (inner ring; their positions are in parentheses). ;四、直接侵入;其他方式:植物病毒尚未发现有特异性病毒受体 植物细胞壁上的小伤口侵入 天然存在的外壁孔侵入 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而侵入 昆虫的口器侵入细胞 ;Lamella 板,层;多种侵入方式: 如流感病毒和痘病毒 细胞内吞 膜融合;第三节、病毒的脱壳;病毒的脱壳;病毒的脱壳;有包膜病毒以细胞内吞方式浸入细胞,其吞噬泡内的病毒粒子首先可以经过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而进入溶酶体内,然后在溶酶体酶的消化作用下脱去病毒核衣壳。 痘苗病毒编码合成脱壳酶,使病毒脱壳。 病毒在细胞内进行转运和脱壳与细胞骨架系统密切相关,一旦细胞内的微管、微丝受到破坏时,这些病毒粒子就难以运输到正确的部位产生脱壳。 核内复制的病毒的脱壳都是在细胞核内最后完成。 ;当病毒侵入寄主细胞时,病毒必须把自己的遗传物质密封起来,以防遭到寄主细胞的保护机制破坏。 休斯顿莱斯大学的第一研究员陶怡芝(Jane?Tao)说:“病毒侵入寄主细胞时,衣壳会一同进入,而且它永远都不会完全分解。” ;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