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的分期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淡儿童大叶性肺炎中西医结合入院分期诊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医院 张 岩 儿童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是一类病原体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 困惑 1.如何能早期准确的选择抗感染药物及其疗程? 2.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最佳时机及后期如何减停? 3.早期及后期需要完善哪些主要的相关检查? 4.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最佳时机? 5.中医如何认识大叶性肺炎及其辩证分期? 6.不同时期中医治疗大叶性肺炎如何遣方用药? 困惑 大叶性肺炎入院后不同时期如何来诊治? 困惑 如何分期: 病理分期:充血水肿期 主要见于发病后1~2天;红色肝变期 一般为发病后的3~4天进入此期;3.灰色肝变期 见于发病后的第5~6天;4.溶解消散期 发病后1周左右 住院早期:3-4天; 住院中期:5-7天; 住院后期:7-14天 住院早期(1-3天) 1.查找感染病原; 2.并发症的处理; 3.激素的合理使用; 4.抗生素的选择; 5.中医的辩证论治; 6.中医特色治疗的选用; 住院早期(1-3天) 病原的确定: 1.完善相关检查来确定: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检查;血培养;病毒学检查; 2.通过既往流行病学来判断感染的病原; 3.根据指南来判断感染的病原; 既往流行病学 邱立,孙红,王洪祥,蒋召伦,程相华. 枣庄地区小儿大叶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02):182-184. 指南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 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型(>5-15); 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28d至3个月龄); 非典型病原菌:肺炎支原体(不仅是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CAP常见病原,也是1~3岁婴幼儿的可能病原) 并发证的处理 1.需要完善的相关检查: 凝血功能1:高凝状态,D-二聚体(DD)在大叶性肺炎组、大叶性肺炎伴胸腔积液组、肺坏死组依次升高,提示肺炎越重,含量越高, DD3.65 mg/L 时即给予肝素抗凝治疗。 胸腔彩超2:伴有胸腔积液的肺炎多发生在年长儿,发病患儿均存在高热症状,肺部实变体征,感染病原以细菌、肺炎支原体为主,抗生素治疗联合胸水穿刺 [1]杨玉霞,李珍珍,程琳琳. 炎症与凝血指标检测对诊断儿童肺坏死的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08):67-70. [2]刘洁,肖纫霞,刘帅帅,宋丽君. 小儿大叶性肺炎合并胸腔积液4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08):1217-1218. 并发证的处理 1.需要完善的相关检查: 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心电图检查示ST-T改变、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异常。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少量心包积液,严重病例可有心脏扩大。 肝肾功能: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痛、腹胀,查体肝脏肿大或 B 超提示肝脏大,同时伴ALT升高,多为轻中度升高 激素的使用 作用: 短期应用激素抑制过强的炎性反应,因为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在炎症早期可以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在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同时它还可以降低多种促炎酶类的表达,减少其炎性物质的产生,进而下调炎症反应。 剂量:最佳剂量,既能控制炎症反应,且副作用最小?? 激素的使用 个人想法:控制体温为度 抗生素的选择 指南中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阿莫西彬克拉维酸(5:1)、阿莫西林/舒巴坦(2:1);②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③怀疑sA肺炎,选择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万古霉素不作首选;④考虑细菌合并有MP或cP肺炎,可以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 中医辩证论治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咳喘、风温、肺炎喘嗽、胸痛、肺痈等范畴,我科大叶性肺炎的诊疗方案把其归属于“风温肺热病”范畴; 本病病机为外邪犯肺,肺气郁闭,肺热熏蒸,炼液灼津成痰,痰热阻肺,郁结胸中,壅塞气道,痰气交阻,肺失宣降,气血运行不畅,血瘀阻络所致。 疾病早期:本期主要表现为发热,热重寒轻或寒热并重或寒重热轻,咳嗽,咯吐黄痰或少量白色黏痰,口渴咽红,舌质偏红或淡,苔薄黄或白,脉浮数或紧。 中医辩证论治 治则:清肺解毒,排毒化瘀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方药如下:麻杏石甘汤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鱼腥草、桑白皮、大青叶以加大清肺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