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关检查化验及临床意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相关检查化验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相关检查化验 其临床意义 糖尿病诊断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 糖 糖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虽然含量仅占人体干重2%,但每日进食的糖量远比蛋白质与脂肪为多。合理的膳食: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5-20%。因此,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主要的糖是糖原和葡萄糖。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而葡萄糖是运输形式;两者均可氧化,释放能量。血糖的正常值:3.9-6.1mmol/L 1.空腹血糖 定义: 空腹血糖指停止摄入含热量的食物8小时以上,早晨6~7点测定的过夜血糖。 注意事项: 超过8点已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空腹血糖,而且会影响按时用药和进餐,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测空腹血糖前不能吃药、运动、包括饮料等,但可饮水 空腹血糖的意义 诊断糖尿病最可靠的方法,重复性好 空腹血糖≥ 7.0 mmol/L重复两次即被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 5.6 mmol/L强烈推荐做葡萄糖耐量实验 空腹血糖在 5.6~7.0 mmol/L之间为空腹血糖损害 反映胰岛素分泌水平,判断B细胞功能指标 如空腹血糖11mmol/L,说明B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5% 2.餐后2小时血糖 筛查和诊断早期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和敏感指标 因为餐后高血糖早于空腹高血糖 空腹血糖不高,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也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2小时血糖在 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 反映胰岛素追加分泌能力,B细胞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 3.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 适应症: 怀疑糖尿病,单凭血糖不能确定者 方法: 早晨6~8点,抽血测空腹血糖 将75克葡萄糖溶于300ml 水中5分钟喝完 从饮糖水时算起,30’或60’测一次血糖,120 ’或180’分别测一次血糖 同时,在每次抽血前留尿样 糖尿病诊断标准 满足以下任何一项即为糖尿病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水平11.1mmol/L或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或OGTT实验中,2h 血糖11.1mmol/L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明确诊断。 糖尿病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了解治疗效果、防止出现无效治疗 强化治疗的前提,合理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评估个人最佳运动方式––监测运动血糖 了解饮食是否合理 三餐饭前和饭后血糖变化规律 一天中血糖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哪些因素会导致血糖波动 突然出现身体异常,血糖有否变化 及时发现和区别各种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 空腹高血糖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反应” 血糖检测法 确定最佳血糖监测频率 监测次数过少,不能全面及时了解血糖变化,监测次数过多,花费较大,痛苦增加,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最佳监测次数 注射胰岛素或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监测1~4次 血糖控制很好或稳定的病人,每周按七点法监测一天 控制不佳或不稳定的病人应每天监测,直到达标 胰岛素治疗患者应注重三餐饭前及睡前的血糖监测 口服降糖药患者可根据情况隔天交替选择一点测试血糖 怀孕、生病、变更治疗方案、频发低血糖、出差旅游、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 血糖仪的应用 家用血糖仪的出现,让自我监测血糖成为可能 它是每位糖尿病人必备的监测设备 目前中国只有5%的患者拥有血糖仪,而美国、欧洲等国家,患者拥有血糖仪的比率在90%以上。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二、糖化血红蛋白 血液中的葡萄糖附着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上,形成糖化血红蛋白 正常人也有糖化血红蛋白,4~6% 血糖越高,糖化反应就越多,糖化血红蛋白值就越高 葡萄糖一旦与血红蛋白结合,就不会再分开,并跟着衰老、死亡、消失 红细胞的寿命120天,因此从理论上讲,它可以反映四个月左右的平均血糖 临床研究证明,其最佳反映时间为采血当日前1~2个月的血糖总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平均血糖比空腹、餐后更准确,它反映的是血糖全貌 因此,它被作为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对血糖波动大的1型糖尿病人和治疗中的2型糖尿病人很有价值 它的结果不会受偶尔某个时段水平升高和降低的影响,较少受到干扰,有更好的敏感性 它是诊断糖尿病、观察病情、预测并发症发生机会的窗口 每季度一次,一年4次 糖化血红蛋白预测并发症的危险性 专家共识中的十个关键建议 达到良好血糖控制的目标,定义为HbA1C6.5% 除定期进行监测血糖外,每3个月监测一次HbA1C 将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建议将所有新诊断患者,尽可能推荐到有糖尿病专业诊疗知识组织中去 治疗包括胰岛素抵抗在内的根本的病理生理异常 强化治疗,以期在诊断后6个月内达到HbA1C6.5%的目标 专家共识中的十个关键建议 3个月后,如未达到HbA1C6.5%目标,应考虑联合治疗 所有诊断时HbA1C≥ 9%的患者都应立即开始联合治疗或注射胰岛素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