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教学案:专题八+第23课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教学案:专题八+第23课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教学案:专题八第23课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Word版含答案

书,我国古代书信的总称,又称“书牍”“书札”“书简”等,属于应用文一类。书信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心雕龙·书记》云“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这说明书信的目的在于为了某种需要跟特定的交际对象交流,充分表达个人思想情感,以引起对方的响应或赞成。因此,在写法上也最为灵活自由,可长可短,可叙述、描写,也可说理言情。书牍文至魏晋时有了长足的发展,内容扩大,文学色彩加强,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唐宋人书信的内容更为广泛,议论时事,抒写际遇,切磋诗文,不一而足。 本专题作品均为书体中的精粹。 1.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通过奇特的构思表达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幽默的笔调中寄寓着很深的感慨。情趣事趣皆出,令人回味再三,是一篇“令人惊绝”的文章,在书信中更是别出心裁。 2.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几个关键性的问题,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击中要害,辞气盛满,简劲隽永,说理简要透彻,具有无懈可击的逻辑性。 3.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既是一封陈词委婉、表达巧妙的书信,又是一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的议论文,两者的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表达了作者要求拜见韩太尉的心愿。 第23课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走近作者 柳宗元(见《桐叶封弟辩》) 相关背景 以二王八司马为核心的永贞革新只三四个月,虽施行了一系列强化朝政的措施,终因顺宗李诵退位、宪宗李纯掌权而失败。柳宗元以后便终生外放。此文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他的亲戚杨敬之给柳宗元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及柳宗元的朋友王参元遭火劫,家产荡然无存,作者针对王参元仕途的坎坷,在火灾后不去安慰,反而祝贺,寓庄于谐中,不仅对王参元遭受火灾表示出最深挚的同情与安慰,也借此抒发了自己“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斥的一腔悲愤。 文意感知 本文是柳宗元得知朋友王参元家失火后写给王参元的一封贺信,从“始骇”“中疑”“终喜”三个方面阐述把“吊”改为“贺”的原因。以“骇”而“疑”,由“疑”入“喜”,寄寓了柳宗元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彻底否定。 思维导图                   一、通假字 1.宥而彰之 同“侑”,译为“辅助” 2.又何阙焉 同“缺”,译为“缺憾” 二、古今异义 1.为文章,善小学 古义: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2.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 古义:自己 今义:全身 3.思以发明天下之郁塞 古义:疏通 今义: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4.乃可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 古义:你的实际情况 今义:表示说的实际情况,承上文表转折的副词 5.致书访死生 古义:指健康状况 今义:实指死去和活着 6.然时称道于行列 古义:同僚 今义:指人或物排成的直行和横行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 1.更 2.道 3.宁 4.相 5.究 6.致 7.乃 8.因 四、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以取显贵者 高官厚禄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 过上幸福的日子 ②黔其庐,赭其垣 烧黑 烧红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宥而彰之 使……原谅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常与孟幾道言而痛之 对……感到痛心 2.动词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以震骇左右 使……受到震惊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乃吾所以尤贺者也。(“乃”表判断) 2.被动句 (1)而为世嫌之所加。(“……为……所”表被动) (2)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为……所”表被动) 3.状语后置句 (1)然时称道于行列。(“于行列”作“称道”的状语,后置) (2)有以异乎古。(“乎古”作“异”的状语,后置) 4.宾语前置句 (1)唯恬安无事是望也。(“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恬安无事”作“望”的宾语) (2)吾是以始而骇也。(“是以”中“是”作“以”的宾语,前置) 5.定语后置句 士之好廉名者。(“好廉名”作“士”的定语,后置) 1.家遭大火,财物一空,本是一件非常不幸、令人同情的事,作者为什么要专门致信表示庆贺?作者写这封信,除了给朋友以精神安慰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目的? 明确:王参元因为传言家有积货,连清廉名士都不敢称善,有为申辩者则被疑为受重贿,甚至不得进身。一把大火烧得一贫如洗,显得清白而不污,作者认为这样反而倒好,所以专门致信表示庆贺。写这封信,除了给朋友以精神安慰之外,同时也表现当时社会的反常和病态的心理,折射出当时社会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的黑暗现实。 2.“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骇”“疑”“喜”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明确:“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一句是全文的纲,交代了专门致信表示庆贺的缘由。 一个“骇”字,表达深切的同情,急切的关注。“疑”是对“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