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岢岚县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山西岢岚县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岢岚县高中语文第8课小狗包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PAGE PAGE 1 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补充关于“文革”的部分历史资料。 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3、自主阅读、圈点分析与小组讨论、交流。   4、 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勇于剖析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及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难点:感爱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方法 :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填充以下有关小狗包弟的资料卡 姓名 包 弟 种 族 日本 起名缘由 瑞典旧主人起名“斯包弟”,为了简化,称“包弟”; “弟”是带有血缘关系的字眼,表示巴金家已把小狗包弟当作是自己家人来看待。 性格特点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何时被巴金收养 1959年 何时被害 文革期间(1966年8月下旬) 巴金对其的感情变化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二).内容分析 1.阅读“开端、发展、结局”部分,回忆包弟特点(聪明、可爱、通人性、有情义)。 思考: ①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 正面描写 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 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②(重点)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可爱与聪明,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重点)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无暇他顾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2.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尾声”部分,思考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轻松 沉重 自责),这期间作家的思想斗争是剧烈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①作者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话最能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3.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 两个。有什么作用? 对照这两个故事,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的,在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也有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三).写法探究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5,6小段,来谈谈对于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你觉得它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小结: 对比手法的应用。(两只狗的经历对比;狗与人的对比;真与伪的对比) 拓展: 表达真情。 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 (四).情感评价 1.你的评价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