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统治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荷兰的统治一

第一章 早期臺灣 第二節 荷西統治及鄭氏政權 國際勢力在臺灣海域的競逐 荷蘭、西班牙在臺灣的統治 鄭氏政權在臺灣的統治 荷蘭、西班牙及鄭氏政權與臺灣原住民的關係 國際勢力在臺灣海域的競逐 海洋臺灣的崛起 (一)地理位置的重要: 東亞海域的樞紐 1.16、17世紀成西方 國家競逐的目標 2.16世紀葡萄牙稱臺 灣為「Formosa」 3.荷蘭、西班牙相繼 占領臺灣 1.十七世紀的臺灣: A.進入世界史的開端 B.捲入國際競爭的開始 2.原住民的活動-與漢人、日本人有貿易往來 A.北部的馬賽人:擅於航海、貿易 B.南部的西拉雅人 3.漢人的活動 ( 澎湖早期的歷史發展 ) A.唐末:已有漢人定居 B.元代:正式把澎湖劃入版圖-設「巡檢司」 C.明代: a.明初-行海禁,一度「墟澎」→澎湖 成海上走私貿易的中心 b.明末-加重澎湖防務→海上走私貿易 轉移至臺灣本島→臺灣成為海 盜的巢穴 4.日本人的活動 A.日本海盜與漁民常出沒在臺灣北部海域 B.日本官方曾想將臺灣納為勢力範圍 a.16世紀—豐臣秀吉派人招諭臺灣的高山國 ,無功而返 b.17世紀—德川家康兩度遣使來臺,仍無結果 C.日人在臺灣的活動終止:德川幕府採行 「鎖國政策」 荷蘭的統治 (一)荷蘭入據臺灣 1.兩度進犯澎湖→為明將沈有容所退 2.在明廷默許下轉入臺灣38年(1624~1661) A.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行統治 B.以大員為中心—建兩城 a.熱 蘭 遮 城—行政中心 b.普羅民遮城—商務中心 C.北上趕走西班牙(1642) (二)荷蘭的統治策略 1.政策上-鎮壓、安撫、教化交互運用 A.曾以武力鎮壓臺灣中部的大肚番王 B.後大肚番王與東印度公司訂約表示服從 2.統治上 A.採「地方會議」制--各社選出長老, 每年集會 B.以「新港文書」教化原住民(西拉雅族) C.設學校,教荷蘭文--成效不佳 3.以漢人協助統治 A.移自大陸東南,協助開墾-種植稻米、甘蔗 B.承包原住民村社的買賣、交易-「贌社制」 C.包稅統理到臺灣捕漁的大陸漁船 D.反荷-「郭懷一事件」-1652年 a.背景:因甘蔗減產,荷人又加重徵收人頭稅 b.荷人利用原住民鎮壓,漢人死傷不少 荷蘭時期的社會與經濟 農業拓墾 1.引入中國漢人勞力與耕作技術 2.荷蘭東印度公司提供土地 、牛隻、農具、種子與 水利設施 3.漢人承租「王田」耕作 從事轉口貿易 1.主要貿易國-日本、中國 2.三次與鄭芝龍簽訂商約-由鄭氏供應中國 貨品 3.由臺灣輸出-蔗糖、稻米、鹿角、鹿皮 4.轉售中國物品-絲絹、瓷器、藥材 5.與日本發生糾紛-「濱田彌兵衛事件」 A.要求日本商人繳貨物輸出稅 B.後來荷蘭屈服示好,日本重開荷蘭在 平戶之商館 荷蘭時代臺灣轉口貿易示意圖 西班牙在北臺灣的統治 1.活動範圍:今基隆、淡水、宜蘭一帶 2.建兩城:A.基隆-聖薩爾瓦多城 B.淡水-聖多明哥城 3.目的:向中國、日本貿易與傳教 4.發展不順利 A.原住民反抗-殺害西班牙神父--1636年 B.西班牙士兵水土不服 C.菲律賓伊斯蘭教徒反抗-重心移回菲律賓 5.1642年為荷蘭所逐 鄭成功建立漢人政權 鄭成功 1.本名:鄭森(國姓爺) 2.受封:A.唐王:賜姓「朱」,名「成功」 B.桂王:「延平王 」 3.攻清失敗/1659年-退守廈門 4.攻取臺灣-為長期抗清據點 A.何斌獻策 B.登陸臺南鹿耳門-1661年 建立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 1. 設東都明京(今臺南) 2.改稱 A.熱 蘭 遮 城-安平鎮 B.普羅民遮城-承天府 3.設「一府二縣」 A.承天府 B.天興縣、萬年縣 4.職官:沿襲明制 鄭氏政權的治理與經營 (一)內部經營 1.行「軍屯」-解決糧食不足 A.營盤田:駐防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